香港中大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1-14 15:02:12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傳統機械人系統有四支機械臂 配圖/大公報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13日公佈,完成全球首個多專科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臨床研究,證實新技術有效深入人體以往難以到達的位置,可進行複雜而精細的治療。研究團隊形容,這項世界級的臨床研究,可促進機械人微創手術的發展。
因應設計及科技發展,最新一代機械人微創手術系統已發展至可進行僅造成單一傷口的單孔微創手術。據介紹,直徑約2.5釐米的手術系統只需經一個單一切口或天然孔道,即可把3支手術工具及一個三維高清鏡頭放進病人體內。
機械臂最深可伸延至24釐米的位置,更可作360度旋轉。經訓練的外科醫生透過操作控制臺,遙距操控機械臂上的手術工具,並經高清鏡頭顯示的三維影像觀察病灶,于狹窄的環境進行複雜而精密的手術。
新技術較傳統手術所造成的傷口也大大縮小,若手術是經天然孔道如口腔、肛門等進入人體內操作,部分患者甚至有機會沒有表面傷口。
中大醫學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助理教授陳英權表示,以經口腔進行的機械人手術為例,新系統高靈活性的機械臂可以深入以往較難到達的位置,例如鼻咽、喉及下咽部。這系統讓外科醫生於只有約一個網球大小的狹窄空間內,透過手術工具及鏡頭更靈活地切除微細的神經血管結構。
在泌尿外科及結直腸外科方面,這個新機械人平臺能促進經腹腔進行的單孔手術發展,包括前列腺切除術、結腸切除術,以及經天然孔道進行的內窺鏡手術。由於在腹部的傷口數目減至最低,新技術能減低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加快他們的複元速度及改善手術後的外觀。
中大醫學院于2016年至2017年,就“單孔微創機械人手術系統”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別於三個專科,包括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泌尿外科及結直腸外科進行臨床研究,替逾60位病人進行單孔微創手術。根據中大公佈的結果,研究中並無個案出現嚴重併發問題。(中新社香港電 記者 梁今)
新聞推薦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
- 《哪吒2》延長上映至3月30日 網友:期待吒兒再創紀錄2025-02-20
- 2025多家船企實現開門紅 “中國造船”已過萬重山2025-02-20
- 謀“獨”賣臺無底線!賴清德當局為討好特朗普擬再交百億美元“保護費”2025-02-20
- 賞花去!開啟一場與“春日經濟”的“雙向奔赴”2025-02-20
- 更大力度!中國穩外資20條發佈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