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青年學生紫禁城裏體驗“過大年”

“宮燈、挂屏、盆景,還有各式春聯,展品豐富、精緻而又喜慶,為紫禁城增添了濃濃年味。”台北大學大四學生陳昕在參觀“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展覽後感觸頗多。

 

由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辦、中華文化學院承辦的“2019年寒假台灣青年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日前在京開營。17日下午,約80名台灣青年學生來到擁有近600年曆史的紫禁城參觀。

 

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故宮博物院近日開啟“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展覽,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將整個開放區域打造成春節文化的展場。

 

台中科技大學大一學生林益正説,故宮配合中華傳統節日進行布展,讓遊客重溫昔日皇宮過年的裝飾、活動,這是一種非常別致的體驗。“這是我第二次參觀故宮,又觀看了很多新奇的專題展。展覽不斷推陳出新,每次來都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陳昕一邊拿手機拍宮燈,一邊發出讚嘆。“這些宮燈我在台北很少見,它們居然有這麼多種不同的表現形式,富麗華貴、多姿多彩。”她説,此次參觀時間有限,有機會還要過來仔細研究這些珍貴文物。

 

此次展覽的文物配有二維碼,觀眾掃描後可以下載文物信息,隨時看、隨時聽。不少台灣學生注意到了這一貼心服務。“在故宮,處處都能感受底蘊深厚、內涵豐富的中華傳統文化。網上購買門票、到處可見的二維碼,又讓我們感受到了故宮的年輕和活力。”林益正説。

 

“2019年寒假台灣青年學生中華文化研習營”開營後,台灣青年學生聆聽了多場講座,並參觀了長城、頤和園等景點。

 

“在台灣間接獲得的大陸資訊,跟實際來這裡的體驗是不一樣的。希望更多台灣學生能來大陸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林益正説,參觀景點用眼看,聆聽專題講座用耳聽,與大陸同學用心交流,讓他對大陸的了解更加全面深入。

 

陳昕告訴記者,她已經決定今年6月畢業後就來北京找工作。“父母也非常支持我,他們認為大陸的舞臺更大、機會更多。”她説,自己所在的團,一半以上的人是第一次來大陸,很多人都説,大陸跟台灣媒體報道的不太一樣。兩岸的未來在青年,隨著這樣的交流越來越多,相信會有越來越多台灣青年加深對大陸的了解,共創兩岸美好未來。

 

中華文化研習營旨在為台灣青年學生提供了解祖國大陸、學習中華文化的平臺。中華文化學院自2003年開展研習營活動以來,已有萬餘名台灣大學生參與。(新華社北京1月17日電 記者 劉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