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裏過大年 春節期間北京有哪些展覽不容錯過?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1-24 16:39:56 | 來源: 人民網 |
近日,“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數字沉浸體驗展在故宮博物院拉開帷幕,參觀數字沉浸體驗展的觀眾們在古代皇宮瑞雪豐年的遊戲裏玩得不亦樂乎。據了解,此次展覽是故宮博物院首次最大限度還原清代皇宮過大年立天燈、萬壽燈的節慶場景,觀眾可以到紫禁城裏體驗春節年俗,感受新鮮有趣的濃濃年味。除此之外,在春節期間北京還有哪些精彩的展覽不容錯過呢?
【“賀歲迎祥”紫禁城裏過大年】
時間:2019.01.06至2019.04.07
地點:故宮博物院(午門—雁翅樓展廳)
門票:免費(故宮淡季門票成人40元,學生優惠20元)
展覽分為文物展覽和實景體驗兩部分。文物展覽位於午門正殿和東西雁翅樓展廳,共展出文物885件(套)。展品主要精選自故宮博物院珍藏,並得到中國國家第一歷史檔案館、瀋陽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天壇公園管理處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實景體驗部分包括整個紫禁城開放區域,都成為春節文化的展場,在宮殿門口會懸挂著寓意吉祥的春聯、門神,在廊廡下裝飾著華美的宮燈,在乾清宮和皇極殿的丹陛上下樹立著高大的天燈、萬壽燈,總共使用仿製品超過1000件。
在古代,帝王是國家的象徵,因此皇帝過年更兼具家與國的雙重意義。而清代宮廷過年更融入了滿族的特色。本次展覽以“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親睦族、勤政親賢、遊藝行樂、歡天喜地”六大主題,全面展現清代宮廷過年習俗,觀眾既可以看到平時生活中熟悉的場景和物品,又會有新奇的發現。
【韓美林生肖藝術大展】
時間:2019.01.06至2019.02.20
地點:故宮博物院(文華殿)
門票: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40元)
展覽照片
展覽以韓美林的“生肖藝術”為核心,選擇了繪畫、書法、雕塑、陶瓷、紫砂、木雕、鐵藝、傢具、民間工藝等使用傳統媒介的創作類型,以體現藝術家對傳統技藝、傳統風格、傳統美學等的理解與傳承,與此同時又能從個性氣質與時代精神等多個角度來闡發韓美林的藝術突破與藝術創新。展覽分為“生生不息”、“藝術魔墻”、“藝術大篷車”、“郵中讚美”、“為美成林”共五個部分,分別從不同角度呈現了韓美林的藝術創作和探索過程。
【明代禦窯瓷器——景德鎮禦窯遺址與故宮博物院藏明代嘉靖、隆慶、萬曆瓷器對比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9.02.22
地點:故宮博物院(景仁宮展廳)
票價: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40元)
展覽照片
展覽將嘉靖、隆慶、萬曆三朝禦窯瓷器同時進行了展示。展覽按朝代分為三個單元,每個單元均按品種展示,另遴選少量民窯瓷器加以對比,展出文物和標本總計298件套。
【故事集:古建工程師的一甲子——于倬雲誕辰百年紀念展】
時間:即日起至2020.05.31
地點:故宮博物院(東華門展廳)
票價: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40元)
展覽照片(80年代故宮舊照)
今年是于倬雲先生誕辰百年紀念,東華門古建館特意為此進行改陳,以“于倬雲的文物建築保護實踐之路”為主題,展示從民國到二十世紀末的不同歷史時期,一個堅定的故宮守護者對時代的回應。
【愛琴遺珍——希臘安提凱希拉島水下考古文物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9.02.14
地點: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
票價:展覽免費(需入館門票40元)
展覽照片
展覽展出文物約350件,包括船板、陶瓶、食物、磨盤、武器、樂器、人骨、大理石雕像、青銅雕像、珠寶首飾等,讓人們獲知古希臘羅馬時代的造船技術、航海技術、雕塑藝術、手工生産和奢侈生活等方方面面。
【“漢世雄風”紀念滿城漢墓考古發掘50週年特展】
時間:2018.12.28至2019.03.28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南9展廳)
門票:免費
展覽照片(左為金縷玉衣,右為銅朱雀銜環杯)
展覽以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人生軌跡為敘事線索,並融入西漢時代背景,分為“盛世風貌”“王國往事”“長樂無極”“因山為藏”“發現靖王”等五個單元,共展出151套724件滿城漢墓精品文物,包括觀眾耳熟能詳的滿城漢墓精品文物如劉勝金縷玉衣、銅朱雀銜環杯、錯金銅博山爐、錯金銀鳥篆紋壺、鎏金銀蟠龍紋壺、透雕雙龍紋白玉谷紋璧等幾乎悉數亮相,展出文物規格之高,在滿城漢墓文物參與的國內外交流展中是史無前例的。此次展覽不僅展現出西漢時期非凡的創造力,也為我們勾勒出了滿城漢墓墓主中山靖王劉勝及竇綰夫婦鮮活的多面人生。
【“美在河山”中國美術館藏風景題材作品展(1949—2018)】
時間:2019.01.22至2019.02.24
地點:中國美術館(1—11號廳)
門票:免費
展覽作品(李可染 《山村教師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1963年 69.5cm×45.5cm)
展覽作品(周韶華 《狂瀾交響曲》 1981年 80.5cm×93cm)
此展精心遴選館藏中新中國以來的風景題材美術作品300余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雕塑等藝術門類,以“美在江山”為題,將潘天壽、李可染、陸儼少、林風眠、吳作人等名家筆下祖國的大好河山匯集一齊,通過這些作品,一方面展示祖國大好河山壯美的自然風光,另一方面展現中國藝術家豐富的心靈風景。
【“文明互鑒”版畫語境中的世界圖像】
時間:2019.01.26至2019.02.19
地點:中國美術館(13—17號廳)
門票:免費
展覽作品(卡洛·拉西尼阿 《聖彼得殉道》 1759-1838年 34×57.5cm)
展覽作品(葛飾北齋 《千繪之海 總州銚子》 1832年 120×180cm)
展覽展出版畫作品約200件,以“文明互鑒”為主題,分“多元圖景”“盧浮拾珍”“復興經典”“英倫視域”“浮世物語”五個部分,透析版畫作品中所關切的人文主義和文化主題,通過藝術形成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呼喚,借鑒不同文明經驗共創美好世界。
【“典藏活化”系列展:生命之樹——中國美術館藏非洲木雕藝術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9.02.24
地點:中國美術館(19—21號廳)
門票:免費
展覽作品(佚名(剛果)《面具》 雕塑)
展覽作品(佚名(迦納)《鱷魚紋面具》 雕塑)
中國美術館珍藏有三百餘件非洲雕塑作品,此展從中精選百餘件精品,包括非洲坦桑尼亞、莫桑比克、科特迪瓦、貝寧、迦納、肯尼亞及剛果(金)等國的木雕作品,重點展示在儀式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面具雕刻,表現非洲人世俗生活的人像雕刻,體現非洲藝術家獨特世界觀和感知力的西泰尼和雲形等題材的雕刻。
【先驅之路:留法藝術家與中國現代美術(1911-1949)】
時間:即日起至2019.03.03
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展廳)
門票:15元
展覽作品(徐悲鴻 《楊仲子全家福》 1928年 59.5x79.5cm)
展覽以“一個主展+三個專題研究”的方式,重點展出從40余家公私機構及個人借展來的50余位留法藝術家200余件作品。吳法鼎、王靜遠、王如玖、顏文樑、江小鶼/江新、潘玉良、李超士、徐悲鴻、劉海粟、曾一櫓、王子云、郭應麟、方君璧、韓樂然、張弦、常玉、李金髮、林風眠、滑田友、黃覺寺、司徒喬、林文錚、謝投八、吳大羽、周碧初、廖新學、蔡威廉、劉開渠、常書鴻、呂斯百、唐一禾、厐薰琹、秦宣夫、雷圭元、唐蘊玉、鄭可、黃顯之、王臨乙、吳作人、曾竹韶、胡善餘、李瑞年、蕭淑芳、董希文、吳冠中、趙無極、熊秉明、劉自鳴、呂霞光等眾多家喻戶曉的藝術名家雲集,更有多件只在傳説中的藝術珍品首次“現身”,多位被歷史塵埃淹沒的藝術大師“重現”。
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為強大的以展覽和出版物的形式呈現對於20世紀早期留學現象的學術研究展,以此向學術界和社會公眾呈現在20世紀上半葉中國美術轉型的歷史節點上,那些選擇了將中國美術由傳統走向現代的發展之路,從而成為20世紀中國美術現代性文化訴求的先驅者和踐行者,成為中國美術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奠基者、開拓者的傑出作品。
【重生:巴洛克時期的西裏西亞——波蘭弗羅茨瓦夫國立博物館館藏精品展】
時間:即日起至2019.03.24
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A廳)
門票:免費
展覽照片
巴洛克時期,是西裏西亞重新煥發生機的歷史階段。當17世紀最殘酷“三十年戰爭”結束後,西裏西亞迎來了一次“重生”:社會的穩定、經濟的復蘇、宗教的變革帶來了藝術上的繁榮。這個展覽將帶領我們走進這段歷史,走進藝術家的內心,走進人們的生活。
第一部分包括6幅油畫和11幅版畫,這些繪畫作品中,既有波蘭王國時期的舊貴族、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代理人、新教貴族、神職人員以及新興的中産市民,同時還補充展示了這一時期兩位帝國皇帝的版畫。第二部分的內容是展覽最具觀賞性的,展示了兩位“西裏西亞巴洛克藝術”的傑出代表——畫家米夏埃爾·威爾曼和雕塑家馬蒂亞·施坦因爾的30件作品。第三部分展出的十幾件金屬手工藝品,均與行會有著密切的聯繫,而行會的興盛則是這一時期歐洲社會經濟繁榮的重要標誌,展現了西裏西亞市民生活的重建和經濟的復蘇。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展出的所有展品都是第一次來到中國。
【“老舍筆下的人物及街市”群展】
時間:2019.01.13至2019.03.20
地點: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M廳)
門票:免費
展覽照片
展覽以集中展示老舍先生筆下人物和市井為創作靈感的藝術作品,為觀眾帶去新鮮體驗,包括著名漫畫家李濱聲老人,李苦禪之子、著名國畫家李燕先生,北京人藝已故老藝術家牛星麗先生等眾多老藝術家的作品將首次集中呈現,此外,還有80後藝術家以更為創新實驗的形式表達為老舍精神的理解和紀念。伴隨展覽還有精彩的專題講座和北京地方戲種“北京曲劇”《龍須溝》《正紅旗下》等劇目演出。
(文本綜合:央視網、故宮博物院官網、中國國家博物館官網、國際在線、中國美術館官網、光明日報等)
相關新聞
- 2019-01-24春運回家路 有歌、有情、有遠方
- 2019-01-24小豬快來
- 2019-01-23台灣人過年都準備些什麼
- 2019-01-24“歡樂春節”歌舞晚會在白俄羅斯舉行
新聞推薦
- 兩岸文化同根同源 廈門海滄區舉辦海印放火獅民俗文化節2024-11-29
- 這場跨越海峽的“青春之約”成為兩岸交流的靚麗風景2024-11-29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