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不改善 台灣經濟將加速邊緣化

據報載,“東南亞國協”(ASEAN)10個會員國與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印度等6國(東協加6)進行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s,RCEP)有重大進展,16國部長3月2日在柬埔寨發表聯合聲明,將盡最大努力實現在今年11月領導人峰會達成協定。

 

“大華網路報”6日對此發表評論指出,“東協加6”總人口約35億,佔全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GDP佔全球的1/3,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之一。而CEPA談判範圍除了産品關稅外,還包括服務貿易、智慧財産權、經濟技術合作、中小企業等18個領域,涵蓋內容相當廣泛,經濟影響力極為深遠。

 

根據經濟學原理,如果台灣不能加入RCEP,將會對台灣經濟發展産生“貿易移轉效果”與“投資移轉效果”。就“貿易移轉效果”而言,RCEP成員間彼此降低關稅並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成員之間的貿易額會大幅增加,相對而言,沒有加入的台灣所生産的相同産品,要附加關稅,價格相對較高,競爭力絕對大幅下降。

 

除此之外,台灣出口到RCEP成員的産品要面對非關稅貿易障礙,如檢驗檢疫,産品很難進入RCEP成員境內,台灣産品會被成員境內生産的産品所取代,此即“貿易移轉效果”,這將會對台灣經濟造成邊緣化危機。

 

其次,就“投資移轉效果”而言,RCEP成立後,會擴大吸引外資到成員境內投資,以獲得區內相對廉價的生産資源、享有關稅優惠與通關便捷、以及爭奪區內擴大的消費市場,這不但會排擠台灣的外資投入,更會吸引臺商赴RCEP成員投資,加速台灣廠商外移,此即“投資移轉效果”,這也就是空洞化危機。

 

由FTA運作事實可知,中國大陸自從2010年1月1日與東協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實施以來,貿易與投資移轉效果就已經産生,從許多台灣知名大公司到“東南亞國協”設廠就可以知道,他們是多麼在乎FTA所帶來降低關稅與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的效果。

 

特別台灣是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進出口總額遠遠超過GDP,台灣若無法加入FTA,將面對較高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出口産品的競爭力將會受到衝擊,特別是“東協加6“市場吸收了台灣70%以上的出口産品,經濟有被邊緣化、産業也有空洞化的雙重危機。

 

過去台灣與中美洲五“邦交國”簽署4個FTA,所達成的經濟效果有限。2010年6月29日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2011年1月1日ECFA早期收穫(Early Harvest)生效後,使台灣出口産品享有免關稅與通關便利的金額比例增加,但仍顯不足。目前在亞太地區最重要就是RCEP,台灣必須積極尋求加入之道。

 

眾所皆知,台灣能否加入CEPA,中國大陸的態度非常重要,因此,唯有兩岸關係改善,台灣才有可能擴大國際經濟參與,不被邊緣化與空洞化。

 

因此,台灣會不會被國際經濟社會邊緣化之關鍵在兩岸關係,而兩岸關係良窳的癥結所在就是“九二共識”,過去在國民黨執政的8年期間,兩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交流協商,為兩岸開創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新局。兩岸關係不改善,台灣經濟勢必邊緣化,台灣若想參與國際經濟社會,避免被淘汰出局,就必須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儘快回歸“九二共識”,唯有如此,兩岸和平穩定才能得以持續,台灣也才能務實有尊嚴地參與國際社會,突破經濟被邊緣化與空洞化的雙重危機。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