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鎨澄:民進黨利用“轉型正義”改寫歷史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03-06 16:51:0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台灣政策研究基金會特約研究員李鎨澄日前在《觀察月刊》67期發表文章指出,民進黨當局把“過渡司法”(transitional justice)故意譯為“轉型正義”,並以此為工具,想達到徹底改變台灣原有的中國身分認同之目的,使台灣成為世界唯一一個想利用“轉型正義”獨立“建國”的案例。
文章內容摘編如下:
“轉型正義”理論的弊病
一般宣傳的“轉型正義”,都説由“威權”統治轉為民主時代後,要清理“威權”遺緒,追究領導人責任云云。然而,人類的政治制度率皆由較為集中的權力行使,演變到開放而廣泛的權力共享,歷經一段漫長艱難的演進過程,至今也還在演進中,並沒有止步于美國日裔學者福山所説的“歷史終結”。所以,過渡司法之弊,在於它只強調一段特定時間的過渡期,而且去頭截尾,不顧整個時代的脈絡;因此難以形成放諸四海皆準的標準,且在各國各地區都發生過不少問題。
大部分“轉型正義”的理論,都把“轉型正義”的適用對象,限定於1980年代以後,這經過精巧的設計與話語建構,因為這樣除可在物質上打垮前蘇聯東歐集團,更可徹底污名化布爾什維克體制。西方指責蘇東集團專制、威權,顯然是企圖以最廉價、最有效的方法,抹去西方在社會福利制度的競爭劣勢。
二戰後,不少西歐國家因受到蘇聯體制的影響,不得不跟著建立起社會福利制度、年金制度、婦女育嬰假等。法國、意大利等國的共産黨與左翼力量也一度實力強大。之後蘇東垮臺,西方國家就藉此提出“轉型正義”,改寫那段時間的歷史記憶。同時,限定於1980年之後,西方大航海時代以來的販賣黑奴,以及在各殖民地所幹的迫害人權之事,也就一筆勾銷了。
真調會不能淪為政爭工具
這種根源於政治鬥爭的作法,不僅違反正義,也與歷史真相不符。1992年統一後的德國“真相調查委員會”,就是污名化東德的工具。當時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CDU)掌控的真調會,一口咬定東德獨裁,目的在於摧毀所有東德的正當性。這讓出身東德的真調會委員極為不滿,他們力陳東德絕非納粹,而且保有自己的民主方式。
把真調會當作政治鬥爭的結果是,此一委員會只有負面效應,根本沒達到促進和解的效果。據1995年的調查顯示,70%的東德人認為自己是二等公民,根本不相信德國人融合為一體的鬼話。統一近30年後的今日,第一個進入聯邦議會,主張重新評價極右政黨“改變德國AfD”,自2016年以來飛速成長,在東德五邦當選人數最多,這與30年前過渡時期的不正義處置脫不了關係。
用“轉型正義”改變身分認同
不過,在這些國家裏,改寫歷史記憶還是在“一國之內”進行。德國也由兩個國家統一成一國。南斯拉伕聯邦則是由獨立國度組成的聯邦,回到原有的國度狀態,所以也不是真正意義的獨立。只有在台灣,民進黨用“轉型正義”要改寫的歷史,是追求獨立於母國之外,徹底改變台灣原有的中國身分認同。這應是全球僅有的一個特例。
例如在“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紀念碑”,其上的碑文完全剝離了“中華民國”建國與內戰的脈絡,仿佛台灣是個無主地一般(所以歷史教科書要説成荷治、清領、日治),與中華認同與文化道統完全無關。所以,“轉型正義”概念引進台灣,遇到人民沉默但激烈的抵抗。
恢復歷史記憶需通力合作
民進黨利用“轉型正義”追求“台獨”的手法,相當精緻,也有極長時間的理論準備與實踐經驗。因此,吾人要想重新建立起正確的國家統一歷史記憶,必須由各方面人才,例如民意代表、各級教育人員、文化事業製作人、藝術家、建築師、觀光旅遊業等人士通力合作,從各個方面、各個角度改變錯誤的史觀。
相關新聞
- 2019-03-06民進黨推動“網紅政治”能挽回民心嗎
- 2019-03-01民進黨當局為選票營造兩岸緊張氣氛 受損的是人民
- 2019-03-01民進黨用“政策買票”難弭平農民之怨
- 2019-02-26臺生:吃相難看的民進黨 終要遭民眾唾棄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