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論壇探尋亞洲經濟增長新動能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3-27 14:49:59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3月26日至29日在博鰲舉行,年會主題為“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博鰲亞洲論壇26日發佈了四大學術報告,問診世界經濟、亞洲經濟發展形勢與區域合作。四份報告充分考慮了亞洲和新興經濟體面對的複雜形勢,對亞洲經濟和區域合作的前景充滿信心。
亞洲經濟保持活力
博鰲亞洲論壇26日發佈了2019年度《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報告》《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亞洲競爭力報告》《亞洲金融發展報告》四大學術報告。其中,《亞洲金融發展報告》為首次發佈。
2018年,全球多邊貿易和經濟體系面臨考驗。《亞洲競爭力報告》指出,2018年,世界經濟保持了溫和增長態勢,但動能出現放緩跡象。隨著全球貿易摩擦加劇,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出現分化,國際資本流動加大,金融市場及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國際經濟形勢不穩定及不確定因素增多。
博鰲論壇發佈的四份年度報告顯示出亞洲經濟及區域合作逆勢而上的前景。
《亞洲競爭力報告》指出,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亞洲經濟體繼續推進改革議程,不斷改善企業營商環境。亞洲主要經濟體保持穩步發展,成為繼續支撐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之一。報告顯示,27個經濟體的得分相比上一年度有所提升,且各經濟體之間的差距正在縮小,反映出更為健康和平衡的整體形勢。
《新興經濟體發展報告》的加權統計顯示,E11(二十國集團中的11個新興經濟體,即阿根廷、巴西、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國家2018年的經濟增長為5.1%,基本與去年的預測數據吻合。儘管在短期內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部分市場主體對本國未來形勢持謹慎甚至悲觀態度,但隨著各國結構性調整和深化改革的紅利持續釋放,發達國家尤其是美、德等國貨幣政策轉向中性,預計2019年新興經濟體整體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勢頭仍將持續。
《亞洲金融發展報告》從基礎設施的角度回顧了區域一體化的進展,剖析了亞洲地區基礎設施融資不足的發展困境,並提供相關的政策建議。報告指出,基礎設施的匱乏和低效已經成為制約部分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即使在經濟最為發達的東亞地區,仍存在基礎設施投資的缺口。基礎設施建設為促進貿易與投資增長、減貧、發展發揮了巨大作用。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東亞研究中心主任肯特·凱爾德表示,自2018年秋季開始,全球經濟放緩,並蔓延到很多地區,存在的不確定因素很多。亞洲經濟仍然具有巨大活力和潛力。亞洲目前在全球發展格局中佔有重大比例,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的60%來自於亞洲。
謀求共同發展
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以“共同命運、共同行動、共同發展”為主題。有觀點指出,這一主題對亞洲各國意義重大。隨著新一輪高規格區域貿易協定和互聯互通倡議的落地,亞洲新興經濟體不僅是世界經濟的重要引擎,也將繼續成為全球化的重要推手,而這也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能。
2019年度《亞洲競爭力報告》指出,在現有技術平臺上,當前世界經濟復蘇挖掘的是國際合作紅利;一旦全球化受阻,國際合作紅利難産,世界經濟復蘇和各經濟體增長將難以為繼。堅定地走區域合作和經濟一體化的開放道路,是破除當下“囚徒困境”的根本途徑。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副總裁張濤指出,要應對經濟增長的不確定性,必須繼續努力增進亞洲經濟的一體化。如果取消所有的非關稅壁壘,在接下來十年左右的時間當中,亞洲經濟受益的幅度將相當於增加10%到15%的國內生産總值。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李保東表示,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是企業家、學者和媒體人士的共同關切和最大憂慮,而全球化下的共同發展則是所有人的共同願望。維護以貿易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堅持國際化與國際規則,共同制定共同遵守,共同溝通共同改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國際爭端,共同發展共同進步。
根據《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報告》統計,2017年-2018年亞洲地區共簽署了17個新的自由貿易協定,約70個雙邊協定目前正處於談判中,更有CPTPP、RCEP等高水準協定明顯提速。亞太地區無疑仍是區域主義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亞洲經濟的自身依存度不斷提升。
《亞洲金融發展報告》指出,隨著對智慧、綠色和可持續高品質基礎設施的需求不斷擴大,亞洲及區內外國家提出諸多互聯互通的倡議,例如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東盟國家的“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歐盟提出的“歐亞聯通戰略”等。以多邊開發機構為主的國際組織和各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在基礎設施融資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和推動力,為亞洲一體化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創新孕育增長新動能
創新也是本次博鰲論壇的一大關鍵詞,其中孕育的增長新動能也受到熱議。
張濤認為,亞洲和新興市場的經濟體要想應對不確定性,必須竭盡全力支持創新。創新帶來一系列的新技術能夠提高效率,提高勞動生産率。“在過去20年當中,信息通訊技術等各類新技術已經佔到了人均收入增長的三成。我看不到有比支持創新更好的辦法來推動增長”。
羅蘭貝格大中華區副總裁許季剛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當前經濟發展的最大新動能是在多個新技術實現突破的基礎上,整個價值創造體系和生産組織體系的結構性變化。例如分佈式、多元能源、低成本、高效率和注重全過程節能為特徵的先進能源體系或者説能源物聯網正在興起,並給經濟發展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在傳感與計算技術、互聯技術、系統控制技術的發展基礎上,生産體系的重整也實現了價值創造的重構,使得大規模定製成為可能,這又會促使整個社會對於産品需求以及定義方式上的變革。
(記者 郭倩 班娟娟 王婧 博鰲報道)
相關新聞
- 2019-03-27博鰲報告:預計今年“新興11國”經濟增速5.1%
- 2019-03-27博鰲亞洲論壇首次發佈《亞洲金融發展報告》
- 2019-03-27博鰲亞洲論壇代表熱議中國發展:解決內生動力要激勵三個“關鍵少數”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