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亞洲論壇代表熱議“一帶一路” 軟硬基礎設施建設共為全球化“修路”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3-27 15:58:59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海峽飛虹報道(記者 魏宇晨、李晉、李驍陽)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六年。六年來,已有超過15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與中國簽署了170多份相關合作文件,多方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在正在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與會代表也圍繞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背景下的“一帶一路”建設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阿赫塔爾 攝影:李晉
與會者認為,交通、能源等硬基礎設施和跨境人文交流等軟基礎設施能夠很好的支撐全球化的發展。然而,幾十年來,這些軟硬基礎設施已經出現明顯老化。而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正在為全球化啟動“修路”工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諮詢委員阿赫塔爾指出:“我們需要認識到‘一帶一路’倡議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機會,使世界能夠加速所謂的2030年聯合國議程,不僅僅是可持續發展目標,還有氣侯變化的挑戰,還有就是發展融資的挑戰,同時我們還在做的就是希望更加系統地解決人們怎樣利用‘一帶一路’來加速促進可持續發展議程和目標的實現,我們要有系統性的方式,才能加速這种經濟增長和貧困的減少。”
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 攝影:李晉
幾天前,中國和意大利簽署了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諒解備忘錄。意大利也成為首個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G7國家。意大利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邁克·傑拉奇在本次博鰲亞洲論壇上表示,意大利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是要彌補上過去浪費的時間,接下來,要抓緊加快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也指出,雙方要共同推進這一倡議的落實,“要提上議事日程的,就是‘一帶一路’(倡議)的落實,把歐洲納入其中,把中國也納入其中,為什麼我們進行共商和共建,因為我們需要攜手合作。”
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 攝影:李晉
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第六年。在此期間,中國已經和東盟多個國家有了推進基礎設施的良好合作基礎。新加坡駐華大使羅家良就是最好的見證者。他表示,除了推進硬軟基礎設施外,開展第三方合作也已成為擴大“一帶一路”倡議包容性的良好模式,“除了雙方的合作模式,也可以採用多方的合作模式,比如説新加坡在中國發展過很多的大型項目,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廣州知識城等等。像蘇州工業園這樣的成功經驗、成功的項目是可以到‘一帶一路’第三方市場去複製的,它帶有比較好的品牌,而且多方合作也可以增加‘一帶一路’的包容性、大家的參與性。”
新聞推薦
- 新“出差三人組”亮相!神二十乘組簡歷來了2025-04-23
- 港澳臺輿論:美國眾叛親離,中國按節奏應對關稅戰2025-04-23
- “蓉聚天府·築夢四川” 2025川臺青年就業創業發展交流會在成都舉行2025-04-23
- 穩外貿穩外資 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增強市場主體信心2025-04-22
- 神二十發射在即 這次太空之旅還有一位神秘乘客2025-04-22
- “圈粉”全球客商 廣交會向世界“種草”中國“智”造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