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徒到戰略合作夥伴——中法核能合作40年回眸

從師徒到戰略合作夥伴——中法核能合作40年回眸

這是2019年3月8日在位於法國巴黎的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拍攝的遠程監控及數據分析中心。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核電是中法兩國經濟、技術合作的經典故事。回眸過去40年,中法核能合作不斷提升和拓展,中法核能企業從“師徒關係”走向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展現了兩國深層次合作的力量和魅力。

 

40年見證了中法核能合作的“三部曲”:從大亞灣到臺山再到英國欣克利角核電項目,中法核能合作走過了從“法方為主、中方為輔”到“中方為主、法方提供支持”,再到“共同設計、共同建造”三個重要階段,中法核能合作惠及兩國,增益世界。

 

1978年12月,中方宣佈決定向法國購買兩座核電站設備。隨後,中國和法國合作,建設了中國大陸首座大型商用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兩國在核能領域的長期合作由此開啟。

 

大亞灣核電站不僅是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也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標誌性工程。“在大亞灣核電站建設過程中,中國技術人員抱著當‘小學生’的心態,虛心向法國老師學習。”中國廣核集團(中廣核)董事長賀禹回憶説。

 

從師徒到戰略合作夥伴——中法核能合作40年回眸

2019年3月8日,在位於法國巴黎的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員工在遠程監控及數據分析中心工作。新華社記者 高靜 攝

 

20世紀8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的核電事業剛剛起步,為了確保大亞灣核電站建成投産後的安全運行,中廣核選派了100多名核電“黃金人”前往法國,學習當時最先進、最成熟的核電站運行和管理技術。

 

所謂“黃金人”,是因為國家和公司為培養這批人才花費了鉅額資金。賀禹就是當年的“黃金人”。他説,當時培訓採用“影子培訓”方式,一個徒弟跟一個法國師傅,師傅走到哪,徒弟就跟到哪。

 

這些“黃金人”不僅成為我國核電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更成就了中法友誼的一段佳話。曾負責大亞灣核電站建設的法國電力公司亞太區總裁馬識路(中文名)説,常常在中法各地遇到操著流利法語的中國核電人,以及會講中文的法國核電人,他們對彼此的欣賞和對中法合作的熱情令人感動。

 

從師徒到戰略合作夥伴——中法核能合作40年回眸

2019年3月8日,兩名員工在法國巴黎的中廣核歐洲能源公司探討業務。 (高靜 攝)

 

從最初這批“黃金人”赴法求學到回國參與大亞灣、嶺澳等核電項目建設,再到現在中國核電“華龍一號”的技術創新,中國核能行業多年來成功經歷了“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跨越式發展。

 

中法核能合作推動中國核電産業由弱到強,不僅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産業體系,還形成了包括燃料生産、設備製造、工程建設、技術研發在內的完整核電産業網絡。中法兩國的核能企業也從“師徒關係”逐步走向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從師徒到戰略合作夥伴——中法核能合作40年回眸

這是2017年8月24日在英國英格蘭西部拍攝的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施工現場的資料照片。新華社記者 韓岩 攝

 

2016年,中廣核與法國電力集團、英國政府簽署了英國新建核電項目一攬子協議。協議中的項目包括欣克利角C項目、賽茲韋爾C項目、布拉德維爾B項目,其中布拉德維爾B項目將使用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

 

賀禹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逐步深化並加強與法國在核能領域的交流。中國核電正在全球市場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也為中法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和平臺,中法兩國企業應共同深入開發第三國市場。(新華社巴黎電 記者徐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