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全球經濟處於“微妙時刻” 中國仍是強大引擎

中國國家統計局週四(11日)發佈的數據顯示, 3月份 CPI(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環比下降0.4%,同比上漲2.3%,保持相對穩定;PPI(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1%,同比上漲0.4%,正在相對回升。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將中國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上調至6.3%,與1月的預期相比上調0.1個百分點,中國由此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唯一一個被上調經濟增速預期的國家。

 

這樣的數據來之不易。當前,按照IMF總裁拉加德和該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的判斷,全球經濟處於 “微妙時刻”。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指出,考慮到貿易緊張、貨幣政策、英國脫歐以及地區局勢動蕩等諸多因素,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今年1月時的3.5%下調至3.3%。該組織預測,今年全球70%經濟體將經歷增長放緩,比如美國經濟增長預期被下調0.2個百分點,至2.3%,;歐元區今明兩年經濟增長預期則分別被下調0.3和0.2個百分點,至1.3%和1.5%。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逆勢上揚:3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重回50%以上的景氣區間,至50.5%,環比回升1.3個百分點。再加上此次公佈的相對穩定的CPI和正在回升的PPI指數,説明中國經濟平穩增長的利好因素在進一步顯現,尤其是內需的持續強勁,成為經濟平穩增長的重要動力。

 

自去年以來,中國實施了一系列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舉措。從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給企業和市場鬆綁減負,到進一步削減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從《專利法》修訂案首次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到《外商投資法》明確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累計意向成交額578.3億美元,中國承諾的推進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舉措一一落地,大大提振了國內外企業的信心,這為中國經濟平穩增長注入了強勁暖流。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實際使用外資1349.7億美元,同比增長3%,創下歷史新高;對外直接投資高達1300億美元,穩居世界前列。美國蘋果公司CEO庫克表示,中國的開放對推動全球繁榮至關重要,“感謝中國打開大門,讓我們成為其中一份子。” 

 

按照IMF的最新預測,中國2019年經濟增速預期為6.3%。這在中國政府設定的6%至6.5%的預期增長目標範圍內。怎麼來看這一目標的含金量?一方面,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8年的經濟總量已突破90萬億元。基數越來越大,意味著每增長一個百分點,都會創造巨大的增量。正如IMF副總裁張濤所説,如果中國2019年順利實現6.3%增速的話,那麼中國經濟從增量上將創造一個歷史新高。另一方面,6.3%的水準,是IMF對世界前五大經濟體2019年增速預測中最高的,這意味著一個不斷轉向高品質發展的中國,將繼續領跑全球五大經濟體,仍然是世界經濟增長的強大引擎。

 

當然,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當前,人類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迎來新一輪工業革命和産業變革的機遇,也要應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等風險與挑戰。在這樣的形勢下,全球經濟要恢復向上的勢頭,必須依賴各經濟體協調合作。正如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所呼籲的,各經濟體需要採取符合國情的同步刺激政策,強化政策效果,同時儘快解決貿易分歧,提振投資者和消費者信心。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