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告別絕對貧困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5-08 09:39:11 | 來源: 人民網 |
延安市寶塔區柳林鎮後孔家溝村的果農在采收蘋果。近年來,當地幹部大力推廣坑施肥水、豆菜輪茬等蘋果種植新技術,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目前,後孔家溝村年戶均收入已超10萬元。任增勝攝(資料照片)
陜西省政府7日宣佈,延安市延川、宜川兩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標誌著革命聖地延安的貧困縣全部“摘帽”, 226萬老區人民從此告別絕對貧困,走上了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
據了解,截至今年2月,全市共有693個貧困村脫貧出列“清零”,7.07萬戶、19.52萬貧困人口脫貧。貧困人口由2014年末的7.62萬戶、20.52萬人,減少到今年2月的5526戶、10034人,貧困發生率由13.2%降至0.66%。
延安是革命老區,同時也是一個貧困面較大的經濟欠發達地區。上世紀70年代,延安很多老百姓都過著“靠天吃飯”的苦日子。1978年,中央批准把延安地區的糧食徵購任務減少55%,並每年給延安無償援助5000萬元,這個援助一直到1987年從未中斷。這些措施使當年的延安人民生活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吃糧水準提高了,家庭副業收入增加了。
改革開放後,延安駛入發展快車道,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經濟基礎薄弱,老區人民並沒有徹底解決溫飽問題。1998年,吳起縣在全國較早開始實施封山禁牧、退耕還林。次年,國家在延安提出退耕還林措施,開展大規模生態建設工程,黃土高原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退耕還林20年,不僅解決了延安水土流失問題,還改善了延安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把農民從傳統農業産業中解放出來。”延安市林業局黨委書記、局長王佔金説。
近4年來,中央和各級財政累計向延安投入扶貧資金達62.5億元。延安精準推進産業扶貧、就業扶貧、生態扶貧等“八個一批”工程,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選派1784名第一書記、1546個駐村工作隊、3.74萬名幹部進村入戶開展幫扶,加快培育各具特色的扶貧産業……一系列舉措有力助推了當地告別絕對貧困的進度。
如今的延安,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基本實現,農村基礎設施全面改善,群眾生活水準日益提高。老區人民信心十足,正為開創全面小康的美好生活而接力奮鬥。(記者張丹華)
相關新聞
- 2019-03-05中國脫貧攻堅共建美好世界
- 2019-04-26兩岸攜手共幫扶 扶貧助殘送光明——杭臺攜手助力東西部健康扶貧
- 2019-04-11澳門幫扶貴州從江教育扶貧 40名教師赴澳門學習
- 2019-04-11三大國際組織負責人警告全球貿易放緩阻礙減貧工作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春節前夕赴遼寧看望慰問基層幹部群眾2025-01-26
- 讀懂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底氣2025-01-26
- 澳門:金蛇賀歲喜迎春 節慶燈飾點亮街巷2025-01-26
- 兩岸同胞共迎新春系列活動在粵閩舉行2025-01-26
- 冰雪元素拉滿 第九屆亞冬會開幕式進行首次全要素綵排2025-01-26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