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時評:認清美方倒打一耙的把戲

倒打一耙,往往是出爾反爾者的把戲。

 

美方繼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後,又揚言將啟動對剩下的325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25%關稅的相關程式。對此,美方將矛頭指向中方,甚至還貼上“倒退”“背棄”的標簽,中方也“被承諾”了很多。正是不負責任的説辭和施壓,為中美經貿磋商設障。而拿所謂“承諾”説事,實為混淆視聽,根本站不住腳。

 

談判本身就是一個在不斷溝通中交換意見、逐漸達成共識的過程,出現不同觀點再正常不過。只要雙方還沒有最終簽署協議,對條款的修改、調整都是十分正常的。美方動輒“掀桌子”,反而指責中方“倒退”,完全是罔顧事實,倒打一耙。

 

請看美方的表現:從去年5月美方撕毀中美在華盛頓達成的共識,一意孤行地加徵關稅,到隨後肆意升級關稅、極限施壓,再到此番談判仍在進行中又高舉關稅大棒,美方出爾反爾、瞞天過海、霸淩十足。從走上單邊主義道路那一刻起,美方就違背世貿組織規則,親手撕碎了其自由貿易衛道士形象,將國際經貿體制踩在腳下。從源頭上來説,美方有著“棄諾”的原罪。

 

與其形成鮮明對照,中方始終言必信,行必果。重信義,顧大局。面對美方的無理指責和加徵關稅啟動,中方依然帶著極大的耐心和最大的誠意前去磋商,經過坦誠、建設性的交流,雙方同意繼續推進磋商,避免了磋商“夭折”,這體現了中國對兩國和世界人民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誠信守諾,一直是中國文化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中國也一直用實際行動踐行承諾。在履行“入世”承諾中,中國不僅全面履約,還自我加壓,開放部門從100個增加到近120個,得到國際權威人士給出“A+”分數的點讚;在擴大對外開放中,中國向世界承諾的一系列擴大開放舉措,包括擴大進口、降低關稅、放寬市場準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等舉措,均如期落地生效,贏得國際社會的讚許。

 

合作是雙方唯一的正確選擇。磋商無疑是個複雜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反復博弈也是正常的事,這更需要雙方辨明合作大勢,尊重彼此核心關切,拿出誠意、耐心和智慧推進磋商,這才是應有的負責任態度。

 

如果以為用貿易霸淩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實在是低估了中國人民捍衛自己核心利益的意志與決心。打這樣算盤的企圖可以休矣!(新華社電 記者于佳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