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開始探秘馬裡亞納海溝南側海山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5-27 15:26:04 | 來源: 新華網 |
科考隊員對“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進行下潛前的檢查(5月27日攝)。5月27日,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正式展開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的精細調查,主要利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等設備探秘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27日正式展開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的精細調查,主要利用“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等設備探秘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
27日上午,“發現”號無人潛水器從“科學”號甲板下水,從馬裡亞納海溝南側一座小海山的東側山底往上爬,拍攝高清視頻,並採集有價值的生物和地質樣品。
“科學”號正在執行的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海山又稱海底山,是指海底高度超過1000米,但仍未突出海平面的隆起。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準備入水(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本航次原計劃是對馬裡亞納海溝的一座淺水海山進行調查。但科考隊員根據前期調查資料和“科學”號現場測掃情況,調整為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卡羅琳洋脊上南北走向的系列海山進行調查。這一系列海山中,相對較大的是卡羅琳海山,山頂最高處距離海平面約20米,“科學”號2017年曾對其進行過調查。卡羅琳海山南北兩側有3個小海山,山頂距離海平面均約800米,而且都是人類從未調查過的海山。
徐奎棟説,本航次將對比分析相鄰海山的生態系統參數、生物多樣性以及生物水準和垂直分佈的異同,並探究背後的驅動因子。另外,這次將對卡羅琳海山的重點區域進行補充調查,以獲取對這座典型淺水海山的更全面深入的認識。
據了解,“科學”號將對這一系列海山進行約20天的持續調查。這艘科考船本月18日從青島起航,計劃6月23日返回廈門。(新華社“科學”號電 記者張旭東)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入水(5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致賀信2025-09-08
- 外交部談對石平採取反制措施: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2025-09-0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中秋晚會將在四川德陽舉辦2025-09-08
-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王牌欄目《新聞週刊》:《紅絲綢》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時間定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9月12日回國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