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號在西太平洋採集到稀有深水海兔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5-28 10:20:27 | 來源: 新華網 |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在海底拍攝到的海兔(5月27日攝)。 新華社發
中國遠洋綜合科考船“科學”號27日正式開始對位於西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南側系列海山展開調查,船載的“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稀有的深水海兔。
當天,“發現”號對一座海山進行了調查取樣。在970米深度,潛水器實時回傳的高清視頻中出現兩隻頭部粉紅色、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隨船科學家判斷它們是深海非常罕見的海蛞蝓(俗稱海兔)。隨後,“發現”號操作手精準地將兩隻海兔吸入採樣罐。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採集到的兩隻海兔(5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航次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徐奎棟介紹,俗稱海兔的海蛞蝓其實屬於螺類,全球已發現有3000多種,主要分佈在熱帶淺海。根據現有的文獻資料,東北太平洋深水(水深大於200米)共發現了8種海蛞蝓,而西太平洋深水至今還未查到有記載。
據介紹,“發現”號潛水器當天調查的海山是一座平頂海山,頂部位於海平面以下800米,高度1400米。它在本潛次從海山東側底部往上爬,展開底棲生物與岩石的調查及取樣。
“發現”號遙控無人潛水器探海歸來(5月27日攝)。 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除了兩隻海兔,“發現”號還採集到柳珊瑚、黑珊瑚、海綿、柱星螅、海星、鎧甲蝦等20多種、60多個海洋動物標本。“我們在這個潛次還採集到了4種裂黑珊瑚,這是在鄰近幾座海山中很少看到的。”徐奎棟説。
“科學”號正在執行的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計劃于6月23日返回廈門。(記者張旭東)
相關新聞
- 2019-05-28中國大陸最長海底成品油管道 定向穿越成功
- 2019-05-27田間玩轉高科技
- 2019-05-27黑科技來啦!2019數博會發佈領先科技成果 亮點十足
- 2019-05-27數博會嘉賓聚焦“中國芯”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聖”,“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遊“説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品質發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