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米深海底現“海底花園” 中國“科學”號科考船傳來深海美照
|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5-30 15:43:03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近日,我國新一代科學考察船“科學號”對馬裡亞納海溝南側一座從未調查過的海山展開多次水下考察,發現了近10處罕見的“海底花園”,並獲取了大量的生物和岩石樣品。

科考團隊利用“發現號”水下機器人,從海山的東側和南側,由海山底向上爬,開展生物和岩石取樣調查。截至目前,“發現號”下潛三次,共獲取巨型動物標本158號,岩石18塊。在海山東側約1000米水深處,科考隊員利用水下機器人發現並採集到兩隻頭部粉紅色、後半部身體發白的蝸牛狀軟體動物——海蛞蝓。海蛞蝓的頭上有兩對突出的觸角,像兔子耳朵,因此俗稱海兔。

在海山東側,科考隊員還發現了熱帶寡營養深海極為罕見的大片“珊瑚林”。其中,在一處巨石上就生長著至少12種巨型動物,包括8種不同類型、顏色艷麗的深水珊瑚及柱星螅,此外還有海百合、蛇尾、鎧甲蝦、深海蝦、魚類等生物在珊瑚林間生長,五彩斑斕,如同“海底花園”一般。

在海山南側1300多米處,還密布著50多株、平均翼展50釐米長的粉紅色的未知柱星螅珊瑚,這也是首次在熱帶西太平洋寡營養深海底發現如此靚麗、且成片分佈的柱星螅珊瑚。此外,科考隊員還發現了罕見的紅黃相間擬柳珊瑚、神秘的深海海鞘等。

據了解,“科學”號正在執行的是國家科技基礎資源調查專項“西太平洋典型海山生態系統科學調查”航次任務,于5月18日從青島起航,計劃6月下旬返回廈門。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5-29嫦娥四號完成自主喚醒 進入第六個月晝工作
- 2019-05-29全球專家為香港生物科技發展建言獻策
- 2019-05-28526架無人機高精度立體飛行點亮數博會夜空 工程師講述幕後故事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