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壟斷設施、監視全球,網絡公共空間竟成美國私有領地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6-12 14:55:19 | 來源: 人民日報 |
近期,美國在全球污衊中國通信設備存在安全風險,其理由是華為、海康威視、大疆等中國企業可能在設備中植入後門,幫助中國政府監視全球,但美國從來沒有拿出實質性的證據。美國之所以如此擔憂,借用中國的古話就是“以己度人”。因為恰恰是美國自己,一直以來在利用信息通信技術領域優勢,監視全球通信,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擔心其他國家破壞其一家獨大的局面、也像他一樣實施全球監聽,就不足為奇了。
用西方媒體的話説,“美國監聽著全球90%的通信”,這一點,在斯諾登披露的“棱鏡”計劃文件裏已有印證。據報道,美國情報部門在21世紀剛剛開始的那幾年,就研發出了針對各個通信公司産品的監聽技術。
《衛報》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透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在美國供應商出口給國際客戶的路由器、伺服器等網絡設備中,秘密植入“後門監控工具”,並重新包裝、密封、運輸、交付給海外用戶。2013年路透社還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曾與加密技術公司RSA達成了1000萬美元的協議,要求在移動終端廣泛使用的加密技術中放置後門。作為信息安全行業的基礎性企業,RSA此次曝出的醜聞影響非常巨大,令全世界震驚。格林沃爾德諷刺道,多年來,美國政府一直遊説西方機構,誣稱購買來自華為等中國廠商的網絡設備存在被安裝後門的風險,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局卻給國際客戶的設備中植入後門。
“棱鏡”計劃被曝光之後,美國的全球監視並沒有放鬆。2015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決定只結束針對美國國內的監控項目。2018年1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法案,批准將頗具爭議的《涉外情報監視法》702條款延長6年。美國情報機構將能繼續在沒有授權的情況下,監控美國境外目標的電郵和短信等通信。2018年,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式簽署了《澄清境外數據的合法使用法案》,使執法機構更容易要求訪問企業掌握的數據,而不管數據存儲在哪個國家。
對美國鼓吹中國通信設備安全風險的原因,美國媒體《商業內幕》報道中有一針見血的分析——該媒體引述安全專家的觀點認為,(以莫須有的名義中傷中國廠商)美國只是擔心失去對電信基礎設施的控制權。
可惜的是,對美國的“數字霸權”行徑,其他國家並不買賬。5月16日,法國總統馬克龍表示,法國在建設5G方面重視國家安全,但不會封鎖特定供應商;與此同時,德國總理默克爾也重申,只要符合既定安全標準的企業,就可以參與到德國的5G建設當中。多個盟友不會封鎖華為的表態,無疑給在遊説華為設備安全風險的美國以沉重一擊。(史往生)
相關新聞
- 2019-06-11美國是最大的網絡竊密者
- 2019-06-10蓬佩奧聲稱使用華為無法保證隱私 外交部這麼回應有點扎心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