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熱土 “外企搬離論”不攻自破

中國商務部星期四(13日)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實際使用外資3690.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8%。在全球外國直接投資顯著放緩的背景下,這一增速顯示: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的熱土,美方所謂“加徵關稅將使外企搬離中國”的論調不攻自破,其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也被外企不斷增加對華投資予以否定。中國正以不斷升級的軟硬環境持續吸引外企來華發展。

 

今年前五個月,外商對華投資呈現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外商在華由過去“組裝加工”的低端位置向産業鏈高端加快佈局,中國高技術産業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47.2%,佔比達28.5%,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均呈較大增幅,分別增長23.2%、68.9%;二是香港、韓國、日本、美國、英國、德國及歐盟等主要投資來源地投資增長態勢良好,美國對華投資同比增長7.5%。這些數據證實,“加徵關稅將使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企搬離中國”的言論是個謊言。

 

美方之所以頻頻發出“加徵關稅使外企搬離中國”的論調,只是借國際産業鏈分工的表像來唱衰中國,而並未認清其實質。以紡織服裝業的全球産業轉移為例,過去70年先後經歷了由美國到日本、由日本到“亞洲四小龍”、再到中國內地的轉移,這些年又轉到東南亞和非洲國家。這種産業轉移符合經濟規律,絕非受加徵關稅的影響。同時,隨著中國技術水準提高和市場潛力擴容,更多附加值較高的産業正不斷向中國集聚。

 

美方為了極限施壓,頻頻唱衰中國經濟,如今到了連造謠都不會的地步。比如,説本屆美國政府“使中國損失了15至20萬億美元”,連美國媒體都直言不諱地予以批駁:“中國經濟的整體規模估計約為13萬億美元,損失不可能超過這個數字。”事實上,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經濟影響可控,受損嚴重的恰恰是美國。5月份美國非農就業人口僅增加7.5萬人,不及預期的一半。國際諮詢機構IHS馬基特公司發佈的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終值創近10年新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5月底一份研究報告説,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關稅産生的成本幾乎全部由美方承擔。

 

聯合國貿易和發展組織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FDI)同比下降13%,其中,美國吸收外資下降了9%,而中國市場吸引外資同比上升4%。今年前5個月,中國吸收外資繼續逆勢上揚,6.8%的增幅再次印證了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磁吸力”。

 

中國吸引外來投資,特別是外資投向中國高新技術産業,最大的引力在於中國擁有全産業鏈優勢、科技創新實力、便捷物流體系及豐富的人力資源等,這不僅能大大降低外企運營成本,也為整個經濟發展注入創新動力。2018年中國全社會科研支出佔到GDP比重的2.18%,科技進步對經濟的貢獻率達到了58.5%,中國也首次進入全球創新指數前20強。

 

最重要的是,擁有14億人的中國消費市場已成為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推動力量,經濟高品質發展與消費升級的可預期前景給外商投資創造了巨大的利潤潛力。以2017年為例,外企以佔中國不到3%的數量創造了中國近一半的對外貿易、四分之一規模的工業企業利潤,在華美資企業實際銷售收入約7000億美元。如此龐大的銷售,有誰能夠拒絕在華投資、遠離中國市場呢?

 

近年來,中國對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大幅減少到48條,今後仍將繼續大幅縮減;作為制度型開放的第一步,今年3月中國通過了《外商投資法》,對外資企業的知識産權和技術保護、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外國投資者在中國境內的投資、收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相關實施細節正在加緊制定中。

 

在美方所謂“加徵關稅將使外企搬離中國”的謊言下,人們看到的是,美國特斯拉在全球的超級工廠在上海開工建設,英國電信成為首個獲得中國工信部頒發的全國性牌照的國際電信公司,美國高通公司、歐喜集團、英國捷豹路虎、法國施耐德電氣等跨國企業負責人均表示,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參與到中國高品質發展中……

 

儘管美國挑起的貿易摩擦給全球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導致全球跨國資本流動大幅減少,但中國用更加開放、更好地利用外資、保護外企合法權益、為各國企業提供更好服務等行動證明:中國是全球靠譜的合作夥伴。(國際銳評評論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