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銳評:“中國皇后號”已預見中美難以脫鉤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6-24 15:09:53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中美經貿摩擦升級以來,以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盧比奧為代表的少數人借機鼓噪“中美脫鉤論”,聲稱要切斷中美經貿、科技、人文等方面的聯繫。持這一論調的人,完全忘記了美國的發展史,忘記了他們的祖輩正是靠著遠赴重洋與中國通商,才發家致富、建設起今天的美國。
1784年2月22日,獨立不久的美國為了突破英國的經濟封鎖,在喬治·華盛頓生日這一天,派出一艘名為“中國皇后號”的商船,渡過大西洋,繞過好望角,跨過印度洋,進入太平洋和南中國海,最終於當年8月28日抵達中國廣州,開啟了太平洋兩岸“最古老的與最年輕的”兩個國家首次直接通商。在廣州停留三個多月裏,“中國皇后號”商船售出了西洋參、胡椒、棉花、紗、鉛等貨物,同時採購了茶葉、瓷器、絲織品、南京布、肉桂等中國商品,共獲利3萬多美元。
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遠航,讓美國人看到了來自遙遠的中國市場帶來的豐厚利潤,因而千帆競發,紛紛通過美國版“海上絲綢之路”,與中國開展直接貿易。18世紀90年代以後,美國對華貿易已超過荷蘭、丹麥、法國、葡萄牙等老牌貿易國家,躍居第二位,僅次於對華貿易有100多年曆史的英國。當時的《紐約郵報》將“中國皇后號”首航成功稱之為“美國商業史上的第一個里程碑”,中國貨成了美國市場的緊俏商品。連華盛頓本人也是中國貨的忠實買家。他曾親自寫信,請人代購中國的大瓷盤、薄棉布、絲手帕等。
穿過歷史的煙雲,人們看到:兩百多年前的美國正是通過與中國平等互利的貿易活動,成功突破了英國的經濟封鎖,走上了發展繁榮之路。今天,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中美成為彼此最大貿易夥伴國和重要投資對象國,2018年雙邊貨物貿易額達6335億美元,每天大約有1.4萬人往返于太平洋兩岸,美資在華企業年銷售收入超過7000億美元,利潤超過500億美元。人們很難想像,還有什麼力量能讓中美之間這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高度互補、深度融合的互利關係脫鉤?
最近,沃爾瑪、塔吉特等600多家美國公司聯合致信美國政府,要求其解決與中國的貿易爭端,並指出加徵關稅損害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在美方近日舉行的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聽證會上,包括美國服裝製造商、兒童用品製造商等在內的各個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紛紛反對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認為中國商品具有不可替代性,中美經濟已經密切相連,美國製造商離不開中國工廠的高水準和大批量生産,如果再度對華加徵關稅,美國消費者將是最大受害者。
在經濟高度全球化的今天,中美貿易不僅事關雙邊利益,還牽涉到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強行讓中美“脫鉤”,勢必會打亂世界經濟鏈條,破壞全球産業分工,引發國際市場混亂和金融市場動蕩。對此,美國前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指出,美中“脫鉤論”是個巨大錯誤,將對全球經濟造成極大破壞,而美中經濟融合是全球化的重要基石。
中美貿易規模巨大,發生摩擦其實是常態,關鍵是雙方要找到正確的方式來管控分歧,擴大共識。回顧230多年前“中國皇后號”開創中美貿易的歷史,人們更加看清:加徵關稅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讓事態惡化;所謂讓中美“脫鉤”,更是一種極其危險、極不負責任的論調。只有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理性解決貿易分歧,才符合中美雙方的利益。
不要忘記,在美國受到經濟封鎖、跨越重洋尋求通商時,是中國人平等友好地提供了幫助。今天,當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促進全球經濟合作時,美國有些人卻忘了自己從哪來,將“一帶一路”污衊成“地緣小圈子”。這很像德國歷史學派代表李斯特“抽梯子”理論所描述的那樣:當一個人攀上高峰以後,就會把他攀高時所使用的那個梯子一腳踢開,免得別人跟上來。
不管美國有些人如何炒作“中美脫鉤”,歷史和現實都已證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對處於戰略迷誤期的美國來説,很有必要重溫本國商貿起源的歷史,從而認清這樣一個事實:與中國“脫鉤”就是與機遇“脫鉤”、與未來“脫鉤”,某種意義上也是與世界“脫鉤”。(國際銳評評論員)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