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來中國經濟結構不斷升級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7-09 10:17:1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國家統計局8日發佈新中國成立70週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告之二。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經濟社會發展快速向高品質發展階段邁進。
産業結構方面,我國實現了由農業為主向三次産業協同發展的轉變。報告顯示,2018年,第三産業增加值比重和就業比重分別比1952年上升23.5和37.2個百分點。
需求結構持續改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積極構建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升。2018年,我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到76.2%。
區域結構方面,報告指出,總的來看,當前區域發展差距明顯小于新中國成立初期,同時也比世紀之交明顯縮小。2018年,全國各省(區、市)中,人均地區生産總值最高地區與最低地區的比值為4.5,而1952年為8.1,2000年為10.8。
在所有制結構方面,非公有制經濟快速發展,民營經濟比重明顯提高。報告指出,目前,我國民營企業超過2500萬戶,對稅收貢獻超過50%;民營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産總值、固定資産投資以及對外直接投資超過60%;民營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過70%;民營企業對新增就業貢獻率達到了90%。
在收入分配結構方面,居民收入來源多元化。報告顯示,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財産凈收入佔比為10.3%,比2013年提高0.6個百分點;工資性收入佔比為60.6%,下降2.2個百分點。(記者陳煒偉)
標簽:
相關新聞
- 2019-04-03五一起將核定調低社保繳費基數 私企職工不再“被平均”
- 2019-02-202018年各省份居民人均收入排行:上海最高 貴州增速第一
- 2019-07-09讓華媒在全媒體時代聲音更響亮
- 2019-07-09全球市場看好中國棉業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