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專家: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積極貢獻者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19-07-17 10:26:40 | 來源: 人民日報 |
原標題: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積極貢獻者(國際論壇)
■中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併為此不斷推進結構性改革,這本身就是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經濟的長期觀察者,我認為,通過實施合理的財政、金融政策,中國能夠保持當前的經濟增長率
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不久前在日本大阪落下帷幕。峰會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大阪峰會宣言》,各方承諾將致力於實現自由、公平、非歧視性、透明、可預見、穩定的貿易和投資環境,並保持市場開放。當前,中美經貿摩擦是世界經濟面臨的最為突出和緊迫的考驗之一。中美兩國元首大阪會晤中,雙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礎上重啟經貿磋商,美方不再對中國産品加徵新的關稅。雙方達成的重要共識向國際社會和全球市場發出了積極和正面信號,為國際形勢發展注入了穩定性和正能量。
我還清晰記得,在2016年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我對此深表贊同。離開了創新,經濟發展將無從談起。只有在開放包容的環境中,貿易和投資規模才有可能不斷擴大,世界經濟才有可能平穩增長。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為二十國集團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能否實現經濟穩步增長,直接關係到世界經濟整體發展前景。中國大力發展市場經濟,併為此不斷推進結構性改革,這本身就是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經濟的長期觀察者,我認為,通過實施合理的財政、金融政策,中國能夠保持當前的經濟增長率。
近年來,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倡議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得到廣泛響應,成效遠遠超出預期。中國正在運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和金融能力,推動亞洲乃至全世界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加強世界各國之間的互聯互通,中國正努力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産品。這一點在當今世界顯得尤為寶貴。
中方強調,“一帶一路”建設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採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中方還制定了《“一帶一路”融資指導原則》,發佈了《“一帶一路”債務可持續性分析框架》,為共建“一帶一路”融資合作提供指南。這與日方所重視和提倡的“高品質基礎設施建設”可謂異曲同工。我相信,未來日中兩國在共同開拓第三方市場、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開展金融合作等方面,將會有越來越廣闊的合作空間。
(作者為環日本海經濟研究所所長、亞洲開發銀行研究所前所長 河合正弘)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