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封賀信背後的綠色故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07-29 10:30:15 | 來源: 央視網 |
庫布其沙漠中的一條穿沙公路,兩旁綠意盎然。
湖泊星羅棋佈,黃沙中綠樹成蔭,牛羊悠然自得,河流彎彎曲曲通向遠方,這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一處沙漠中的別樣景象。
7月27日,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舉辦,國家主席習近平致賀信。這是習近平連續兩次致信這一會議,足見他對荒漠化防治工作的重視,對全球環境治理的關注,對防沙治沙國際合作的期待。
此次,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家園。荒漠化防治是關係人類永續發展的偉大事業。國際社會應該攜手努力,加強防沙治沙國際合作,推動全球環境治理,全面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還自然以和諧美麗,為人民謀幸福安康。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境內的庫布其沙漠腹地,由淩汛期的黃河水匯聚而成的濕地在日光照射下顯示出絢麗多彩的顏色。
兩封賀信背後,正是鄂爾多斯對於總書記綠色發展理念的生動實踐。
綠色理念創造“綠色奇跡”
“小時候記事起,村裏村外全是沙,房前屋後都有沙丘,沙丘經常拱上房頂,晚上睡覺還得頂門,不頂門沙就涌進家裏來了。”這是生活在庫布其沙漠北緣的達拉特旗中和西鎮官井村,一位80多歲的老人對曾經惡劣自然條件的深刻印象。
從一幅標明庫布其沙漠區位的地圖上看,沙區整個輪廓看上去像一隻長脖子巨獸,緊貼黃河內蒙古段“幾”字彎的內側。為了馴服這只“巨獸”,鄂爾多斯人民奮鬥了幾十年。
上世紀50年代提出“禁止開荒,保護牧場”;60年代提出“種樹種草基本田”;70年代提出“退耕還林還牧,以林牧為主,多种經營”;80年代提出“三種五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設是鄂爾多斯最大的基礎建設”……
一個個時間節點,一場場“頭腦風暴”,一代代人始終把庫布其沙漠治理作為求生存、圖發展、謀富裕的根本大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領下,庫布其沙漠治理步入快車道。一個個草方格鎖住沙丘,一群群牛羊進了棚圈,一片片綠色草木持續擴展。鄂爾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條戰略合理、戰術有效、技術先進的科學治沙之路。
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杭錦旗的庫布其沙漠中,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飛播造林。
以參與庫布其治沙的一個企業為例,這幾年的治沙面積,相當於前20年治沙面積的總和;343項治沙科技創新成果,有290多項在這幾年完成。
讓世界驚嘆的綠色奇跡在庫布其沙漠上演,昔日的“死亡之海”,變成今朝“希望之海”。
綠色行動引領“綠富同興”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習近平的“兩山論”早已深入人心,它告訴鄂爾多斯人,綠色不是庫布其治沙的句號,而是老百姓致富的新起點。
在沙漠裏養牛,聽起來匪夷所思,但是一個牧民説,他們做到了:“養了600頭呢!年收入80多萬元!”
在一個曾經一窮二白、寸草不生的地方發展旅遊,一般人認為不可能,但庫布其的神奇之處就是處處皆有可能。
響沙灣,地處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憑藉天然“鳴沙”資源,經過20多年傾心打造,成為內蒙古一張獨具特色的旅遊名片。
從無邊荒漠到旅遊天堂,近10年來,鄂爾多斯市生態旅遊景區累計接待遊客近1000萬人次,實現收入24.6億元。
在庫布其沙漠中的白土梁林場沙棘林內,林場管理員鄧勝利展示沙棘樹剪枝育苗技術。當地通過種植沙棘,既解決了荒漠化問題,又幫助農牧民增收,實現了生態和經濟雙重效益。
在庫布其大漠深處,除了百萬畝的沙柳檸條,甘草絕對算得上是一道亮麗風景線。百萬畝甘草在這裡不僅固了沙,更富了農牧民。
“吃了上頓沒下頓,夾生窩頭沙磣牙”,流傳于農牧民口中的這句順口溜,是之前沙區百姓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而今,在庫布其沙漠深處,牧民孟克達來一家人去年收入30多萬元。
孟克達來家住七星湖旅遊景區境內的獨貴塔拉鎮道圖嘎查牧民新村,他擁有“沙地業主、産業股東、旅遊業小老闆、民工聯隊長、産業工人、生態工人、新式農牧民”等七種新身份,每一種新身份都能帶來不菲的收入。
沙患變成沙利,風沙變成風景,黃沙變成黃金。
隨著治沙産業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從治沙中尋找商機,農牧民市場化參與,從産業發展中獲得穩定收入,實現“綠富同興”。
黨的十八大以來,鄂爾多斯政府和治沙企業累計為群眾提供就業機會100多萬人(次),沙區農牧民人均年收入從不到400元增長到1.8萬多元。
從黃沙漫漫到綠意蔥蘢,從“死亡之海”到“經濟綠洲”。庫布其沙漠治理讓“兩山論”綻放大漠。
“綠色名片”共築生態文明
“防治荒漠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需要國際社會攜手應對。”
習近平的綠色發展理念不僅著眼于中國,更著眼于推動全球環境治理,為世界人民謀幸福安康。
庫布其治沙之所以成功,在於它創造了一種模式,探索出了一條“黨委政府政策性主導、企業産業化投資、農牧民市場化參與、科技持續化創新”四輪驅動的“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2014年,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被聯合國環境署確定為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2017年9月,庫布其防沙治沙的成功實踐,被寫入190多個國家代表共同起草的《鄂爾多斯宣言》。
“庫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為可借鑒、可複製、可推廣的防治荒漠化模式,獲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也成為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張“綠色名片”。
這張名片,走出庫布其,走向烏蘭布和、騰格裏、塔克拉瑪幹……走入沙特、蒙古國等國家和地區,沿著“一帶一路”,在中東、中亞、東南亞等地落地生根,播種綠色希望。
已越關山,再眺雄峰。
在致第七屆庫布其國際沙漠論壇的賀信中,習近平指出,面向未來,中國願同各方一道,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共築生態文明之基,攜手推進全球環境治理保護,為建設美麗清潔的世界作出積極貢獻。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相關新聞
- 2018-08-06庫布其: 風沙變風景 沙子變金子
- 2019-07-26國家林草局:力爭到2025年草原綜合植被蓋度超57%
- 2018-08-13三代人的《庫布其時光相冊》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