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粉飾太平 難掩臺經濟困境

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最近幾個月猛打“政治牌”,左一句“捍衛台灣民主”,右一句“支持香港運動”,卻只字不提台灣今年以來的經濟困境。

 

香港大公網2日發表朱穗怡的評論説,蔡英文不敢提經濟,因為島內製造業已經連續七個月衰退,因為就業機會創八年新低,因為最新一期無薪假人數創今年新高。最令人震驚的還是,曾是台灣“面板五虎”的中華映管繼今年3月解雇2500名員工後上周又裁員2100人,瀕臨倒閉。

 

當初台灣選民投票給蔡英文,無非是希望她能帶領台灣走出悶經濟的困局,可如今卻交白卷,還説“要民眾再給她四年”,難怪島內有網友説“給她一天都多”。

 

台灣面板産業曾輝煌一時,2007年在液晶電視、筆電、手機等産品需求帶動下,産值突破萬億元(新台幣,下同)大關,並寫下1.18萬億新台幣産值的歷史新高。而受惠全球智慧型手機及平板計算機銷售暢旺,及市場對大尺寸電視面板需求熱絡,自2010年起,台灣面板産業連續5年産值維持1.1萬億元左右。

 

然而,因全球經濟增長疲軟、終端市場需求疲弱,以及智慧手機增長減緩及平板計算機銷售下滑,台灣面板産業2015年産值降至9533億元,年減13.5%,2016年兩岸關係惡化後,面板業更慘,産值年減31.9%。數據顯示,台灣面板業主要出口市場以大陸佔78.8%居首。但兩年前民進黨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破壞兩岸關係,曾七度赴臺採購面板的大陸“面板女王”白為民自2016年起已不再赴臺採購了。

 

此外,美國去年挑起中美貿易摩擦,導致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影響消費信心。華映也承認,因面板供過於求與中美貿易摩擦影響,造成財務困難。除了華映,印刷電路板(PCB)廠定穎上月亦解雇420名員工。定穎指出,中美貿易摩擦牽動國際局勢,導致市場對景氣産生疑慮,客戶因此下單保守,平均每個客戶都減少1到2成的訂單,今年首季拉貨也延遲或減少,因此決定出售島內廠房,産能移往海外。另外,台灣太陽能相關的數個廠家上月也宣佈裁員計劃:綠能公佈裁撤203人;太陽能電池製造商茂迪裁員300人;另有兩家較小型工廠傳出將停工。

 

由此可見,儘管民進黨當局吹噓因中美貿易摩擦使臺商回流、資金超過一千億(港元),但貿易摩擦對台灣經濟的負面影響並不會因當局的刻意忽視而不顯現出來。

 

台灣屬於淺碟型出口經濟,若全球經濟動蕩,台灣如何能獨善其身?但蔡當局卻出於政治目的,為了營造“臺美聯合抗中”的氛圍,故意粉飾太平,對島內製造業的困境視而不見,棄民生福祉于不顧。

 

相較于對台灣經濟困局的冷漠,蔡英文卻對香港政治事務展現出異常的狂熱,企圖轉移政績不彰的焦點。但諷刺的是,臺當局一邊聲援香港的所謂“民主運動”,一邊卻在島內搞獨裁,通過制訂一系列政治法規,限制民眾的出行和言論自由,阻撓民間、政黨人士參加兩岸交流活動,製造綠色恐怖。

 

由此不難想像,倘若明年大選蔡英文連任,台灣的經濟、政治前景不容樂觀。屆時兩岸關係勢必進一步惡化,台灣的“國際空間”將更加狹小,融入區域經濟的構想也將泡湯。此外,儘管有不少台資回流,但島內投資環境不佳,缺電缺水缺地缺工缺人才。這些問題若解決不了,就算有再多的資金回流,也於事無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