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極參與全球人權治理

當前,國際人權事業的發展面臨著傳統和新型的威脅,面臨著政治、經濟和科技等領域的不確定性挑戰。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時就曾指出,世界正在變得危險,不可預測,且更為混亂,舊的衝突尚未結束,新的衝突又開始出現。國際局勢發展印證了他的説法。自去年初以來,世界經濟增長因為美國單方面挑起的貿易戰而蒙上陰影。美國2018年6月宣佈退出人權理事會又是它在人權領域搞單邊主義的典型舉動。

 

全球人權治理向何處去?世界和平、發展和人權的促進,離不開各國的建設性參與和貢獻。面對種種挑戰,強調以既有規則為基礎的國際治理比任何時候都重要。中國正是全球人權治理的參與者、建設者和貢獻者。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在大力推進自身人權事業更好、更快發展的同時,堅持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積極參與聯合國人權事務,認真履行國際人權義務,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為國際人權治理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以實際行動推動國際人權治理朝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2016年10月28日,中國以180票的高票第四次當選人權理事會成員,獲得連任。這説明瞭世界各國對中國人權發展成就的認可,更表明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國際人權治理中發揮作用的特別期許。

 

2018年3月11日,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憲法序言部分。這是對中國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主張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繼承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可以指引全球人權治理的方向。

 

中國主張迅速在聯合國引起積極反響。近年來,聯合國安理會、經社理事會、社會發展委員會和人權理事會多次通過的決議中都強調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8年3月23日,人權理事會第三十七次會議還通過了中國提出的“在人權領域促進合作共贏”的決議,首次將中國提出的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國際關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同時納入聯合國決議。為實現國際人權事業的健康發展,在建章立制的過程中,中國和其他國家一道,總結之前聯合國人權委員會的經驗教訓,確立並支持人權理事會以客觀、公正、建設性、非選擇性、非對抗性、非政治化的原則開展工作。這有助於避免一些西方習以為常的將人權作為外交施壓的政治工具的做法。

 

人權不是孤立存在,它首先依靠人民群眾自身的努力。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鑰匙。中國通過積極探索,改革開放,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先是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再是積極建設小康社會,然後向著更加富強的目標邁進。習近平總書記説,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中國大力扶貧,即將實現從70年前的普遍貧困向2020年整體消滅絕對貧困的轉變。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國內來説,這是歷史性的進步;在國際社會來説,這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

 

在國際層面,中國同樣將發展與人權緊密結合起來,主張以合作促發展,以發展促人權,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與其他國家一道,積極推動聯合國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重視並倡導通過南北合作、南南合作來為落實議程採取行動。2016年9月在中國杭州舉行的G20峰會首次就落實2030年議程制定了行動計劃。

 

2018年12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給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0週年座談會的賀信中指出,中國人民願同各國人民一道,秉持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人類共同價值,維護人的尊嚴和權利,推動形成更加公正、合理、包容的全球人權治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創世界美好未來。

 

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走出了一條讓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不平凡道路。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改善全球人權治理做出建設性貢獻的信心更加堅定。

 

(作者柳華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