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準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 這些資金如何惠及實體經濟?

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16日落地,釋放資金約8000億元。這些資金如何惠及實體經濟,又如何確保資金有效流向實體經濟?

 

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9月6日宣佈,決定於9月16日全面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將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資金來源,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每年約150億元,通過銀行傳導可以降低貸款實際利率。

 

當前國際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多,國內經濟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實施全面降準,可進一步釋放流動性,有利於穩定市場信心和預期,有助於做好“六穩”工作,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我國貨幣政策要保持鬆緊適度,一方面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加大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應引導貸款利率下降,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穩定經濟增長預期。

 

“8月我國工業生産和投資穩中有緩,此時降準資金的釋放非常及時,有利於金融機構加大對製造業的資金支持。”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銀行繳存到央行的法定存款準備金一般不能動用,等於被無限期“鎖定”,而且央行支付的利率較低。從中釋放一部分資金,既可以為支持企業發展提供充裕資金,又有利於銀行優化成本結構和期限結構。

 

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製造業、民營企業的中長期融資已成為政策導向。專家表示,銀行發放中長期貸款常常受制于期限不匹配,缺乏所需的中長期資金。而降準釋放的資金正好可以用於這方面,進一步增強銀行中長期貸款投放的能力。

 

“通過定向降準,可進一步緩解中小銀行的流動性約束和利率約束,也傳遞了城商行應回歸本地的政策導向。”董希淼表示,採取全面降準與定向降準組合的方式,體現了結構性調節功能,進一步緩解了流動性分層壓力。

 

專家表示,近期央行一方面注重定向調控,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另一方面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回籠部分資金,不搞大水漫灌。我國貨幣政策工具豐富,操作空間較大,宏觀調控“彈藥”充足。( 記者吳雨)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