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法案”:象徵意義>實質作用

“台北法案”:象徵意義>實質作用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當地時間25日通過“台北法案”。此項法案也被島內綠營形容為“臺美關係升溫”又一實質動作。在民進黨當局“斷交潮”愈加洶湧之時,“台北法案”表面上是美方“撐臺”,實際上仍為“美國優先”戰略下的産物。“台北法案”操控權牢牢握在美方手中,對於臺當局而言,更像一紙空文,象徵意義大於實質作用。

 

“台北法案”全稱“2019年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案”,要求美國國務卿針對傷害台灣的國家,改變外交部署或減少援助。該法案主要提案人賈德納聲稱,該法案向各國傳遞一種信息,若支持中國大陸採取有損台灣的行動,將會面臨後果。

 

特朗普執政以來,美國先後通過了多個所謂“友臺”法案,不斷挑戰“一中政策”和三個聯合公報相關規定,拉攏和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大陸。“台北法案”看似為台灣“量身定制”,實際仍是美國特朗普政府將台灣當作“棋子”,打壓、圍堵中國大陸的招數之一。

 

早在去年8月,薩爾瓦多與台灣“斷交”時,華盛頓方面大動作召回駐薩爾瓦多大使,白宮內部要求懲罰薩爾瓦多的聲音不斷。不過,白宮因忌憚非法移民涌入導致內政問題加劇,所謂的懲罰也無果而終,倒是埋下了“台北法案”的種子。今年9月,臺當局一週之內連失兩個“友邦”後,該法案又浮出水面,並在中美經貿摩擦的大背景下得以通過。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27日就“台北法案”應詢表示,“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我們堅決反對”;“強烈敦促美方認清形勢,立即停止推動有關消極議案,立即停止插手台灣問題,以免進一步損害中美關係,損害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面對美國以法案公然挽救台灣“邦交”,中國國民黨“立委”許毓仁表示,法案不是行政命令,目前美國一些動作,表面上對台灣有利,但實際上未必。美國的影響力在南太平洋已經起不了任何作用了,所以通過再多的法案都只是象徵性。

 

台灣《中國時報》27日發表評論指出,別以為美國把法案名稱冠上“台北”兩字,就真的以台北為至高考量。該法案雖要求美國國務卿針對傷害台灣的國家,改變外交部署或減少援助,但是改變或減少的力道卻是可大可小,完全操之於美國當前所需。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湯紹成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認為,“台北法案”成效不大。因為與台灣“斷交”的國家會認為,既然美國可以和中國大陸建交,為什麼它們不可以?美方很難自圓其説。

 

美國在臺協會(AIT)前理事主席卜睿哲曾在公開場合對台灣“陸委會”主委陳明通表示,美國國會通過“友臺”法案,但並未要求美國政府必須付諸任何行動,不應誇大其影響力。

 

香港中評社認為,美國救不了台灣,只有兩岸關係的改善,才能真正改善台灣的內外生存發展環境。(海峽之聲 志偉)【本文綜合自中評網、大公網等媒體,圖片來自網絡】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