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朵“雲”到底有多美

這朵“雲”到底有多美

 

在本屆阿裡巴巴“雲棲大會”會場外,一輛會避讓行人的流動無人售貨車引起了觀眾好奇。記者 陳 靜攝

 

作為數字經濟領域的盛會,每年的阿裡巴巴“雲棲大會”都是中國雲計算産業的一次集體亮相。數據顯示,今年已成為雲計算産業“拐點”,在雲上的資源消耗比重首次超過了線下數據中心的投入。“雲上世界”將如何描繪數字經濟之未來?記者帶你走進這片“雲”——

 

流動無人售貨車會避讓行人;只要掃掃臉,無人物流驛站就會自動開門,並在螢幕上顯示快遞包裹位置;混合現實交互系統能體驗虛擬花灑水壓、按摩浴缸力度甚至溫暖水流……在一年一度的阿裡巴巴“雲棲大會”上,令人目不暇接的“黑科技”集體亮相。

 

以數據為中心的雲計算,為如今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架設起橋梁。過去10年間,雲計算已經在關鍵技術和應用規模上實現對傳統IT的全面超越,雲、大數據、智慧物聯網和移動協同正引領時代發展。市場研究機構IDC數據顯示,今年成為雲計算的“拐點”,在雲上的資源消耗比重首次超過了線下數據中心的投入。

 

雲計算還將帶給數字經濟什麼?正如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所言,“如果説大數據是石油,算力就是發動機,它們共同構成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能力”。未來的“雲上世界”正從迷霧中現身,“數據+智慧”延展出一條嶄新的賽道。

 

“芯”之所向的新能量

 

阿裡巴巴首顆自研晶片亮相是本屆“雲棲大會”重頭新聞。阿裡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現場展示了這款名為“含光800”的人工智能晶片,在業界測試中,它的推理性能比目前業界最好的人工智能晶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是第二名的3.3倍,可謂“最強大腦”。

 

張建鋒介紹,含光800已開始應用於阿裡巴巴內部核心業務,“拿‘拍立淘’功能來説,打開手機淘寶,拍張照片,就能在淘寶上找到類似商品。‘拍立淘’商品庫每天新增10億張商品圖片,使用傳統GPU(圖形處理器)算力識別需要1小時,使用含光800後可縮減至5分鐘”。基於含光800的人工智能雲服務也隨之上線,比傳統GPU性價比提升100%。

 

含光800晶片體現出巨頭對算力的不懈追求。數據顯示,從2012年至今,全球每3.5個月用於人工智能的計算量就會翻一倍,合計增長超過30萬倍;但是,人工智能對算力的需求,並非“雲時代”算力需求的全部。

 

為什麼需要更強大的晶片?含光800的“生身父母”——平頭哥半導體研究員孟建熠告訴記者,隨著“大智雲聯”(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物聯網)快速推進,數據時代加速到來,“第三方研究機構數據顯示,到2025年,每人每天與包括手機、智慧家居、車聯網等在內的聯網設備互動次數將高達4800次,産生65G數據。數據已成為未來産業的基礎原材料,擁有強大的‘芯’才能推動數據服務加速創新”。

 

“半導體行業已有60多年曆史,原本很容易看到我這樣白頭髮的人,但現在行業裏出現了越來越多年輕面孔。”臺積電(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羅鎮球頗為感慨地説,高性能、低功耗已成為年輕人日常挂在嘴邊的“關鍵詞”。“晶片做到22納米工藝,功耗降低20%;做到12納米工藝,速度可提升1.45倍,同時功耗再降低60%。算得更快,用得更久,成為整個行業的追求。”

 

數據打通的“樣板間”

 

3年前,“城市大腦”在“雲棲大會”上發佈。從杭州市蕭山區一條街道開始,如今城市大腦已經輔助管理整個杭州,並帶來了一系列微小而美好的變化。22公里的中河至上塘高架出行時間節省4.6分鐘;杭州成為首個對外地車“彈性限行”城市,每輛外地車可申請12次不限行;數字公園卡免排隊,入園只要20秒;先看病後付費,看病快了1小時……

 

“雲上未來”,算力提升只是基礎,更重要的是“算什麼”,也就是數據如何在雲上産生價值,先行一步的智慧城市成為數據打通的“樣板間”。浙江省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局長金志鵬介紹,“比如申請往來港澳再次簽注,以前要填寫3項信息、提交4項材料,辦理要半天時間;如今只要身份識別後就可以瞬間申請成功。只要憑一張身份證,在浙江就能辦理385項民生事項”。

 

“數據跑腿”得益於雲上“打通”,浙江42個廳局全系統建在雲上,172億條數據歸集起來。“過去,到A部門辦事需要B部門出具證明;現在,兩個部門都在雲上,只要數據打通,就不用老百姓重復提交材料。目前,浙江一個月發生1200萬次共享數據調用,這就意味著少開了1200萬份證明。”金志鵬説。

 

雲上數據價值還體現在社會成本降低。杭州市委書記周江勇表示,杭州有200多家醫院實現了先看病後付費,“從實踐來看,1萬多筆就醫費用只有兩筆沒有按時付費。這背後就是信用體系在發揮作用,不僅減少了老百姓時間成本,社會治理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雲上數據産生價值,還意味著決策水準提高。紅杉資本合夥人車品覺認為,通過對智慧城市中龐大數據的挖掘和分析,能形成新的“智慧”。阿裡巴巴集團數字政府事業部總經理許詩軍則表示,數據打通意味著基層公共服務也能拿到其所需數據,從而有助於決策。

 

向智慧化進軍

 

以算力為基礎,數據為資源,“雲上未來”正向智慧化進軍。如今,人工智能每天在阿裡巴巴被調用超1萬億次,日處理圖像10億張、視頻120萬小時、語音55萬小時、自然語言5000億句。“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技術、新能源……各行各業都在全方位走向數字化和智慧化。”張勇説。

 

智慧化技術能帶來生産精準化。全國肯德基漢堡裏的生菜有一半來自浩豐(青島)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在山東德州有一個佔地105畝的智慧農業玻璃溫室。“通過感測器等環境自動化控制系統,能夠實現精準控制溫度、光照、水、二氧化碳、肥料等,甚至可以每幾分鐘滴灌一次。”該公司董事長馬鐵民表示。

 

智慧化技術也開拓了新的服務場景。在線教育服務商魔力耳朵首席技術官劉強表示,使用智慧化技術,有助於開發新的教學手段。“我們記錄下孩子的屬性標簽和歷史數據,有針對性地優化服務。比如,我們會為靦腆的孩子匹配更為活潑的老師和同學。”

 

智慧化技術甚至可以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介紹,“我在西安吃羊肉泡饃,店主告訴我,他在網商銀行貸了8萬元,不用求人借錢就能做生意”。網商銀行是國內第一家“雲上”銀行,通過大數據和雲計算構建的信用體系,甚至可以給路邊攤貸款。“未來,雲計算將對數字經濟帶來巨大的影響。”(記者 陳 靜)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