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條措施”裏的三個“心”,你讀懂了嗎?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11-06 15:50:2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日前大陸出臺了《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俗稱“26條措施”。“26條措施”是對原有“31條措施”的深化和補充,一經出臺便引起了兩岸的關注與熱議。
在我看來,“26條措施”主要體現了大陸的三個“心”:
首先,這體現了大陸主導兩岸事務的決心與自信。2008-2016年是兩岸交往的黃金時代,但某種程度也是一個試水期。事實證明,若是大陸在兩岸交流中缺少話語權,那麼兩岸交往的紅利就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士利用或者抹黑,最終不利於兩岸關係的發展,因此大陸有責任將兩岸交往引向良性發展的軌道。進一步講,這種主導性反映了大陸對兩岸實質統一進程,這也是對當前民進黨當局實質“台獨”的有力回應。
其次,這充分體現了大陸對政策把握和執行的堅定之心。和因為政黨輪替而不斷變化政策的台灣當局不同,大陸在執政風格上更具有連貫性與一致性。儘管當前兩岸交流因為政治問題受到了一些影響,但並沒有影響大陸按照既定的節奏推行兩岸政策,這有助於強化大陸在兩岸事務中的公信力。
最後,這體現了大陸為臺胞服務的真心實意。為人民服務並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落實在實際的政策中。臺胞是法定的中國公民,有權享有國家提供的公共服務資源。自從十九大提倡“均等待遇”以來,多項圍繞於此的惠臺措施不斷出臺。這不僅更便利臺胞在大陸的生活,也會為他們帶來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值得一提的是,諸多台灣同胞聚焦到了“26條措施”中的領事保護,而這也是台灣當局難以提供的公共服務。雖然臺胞在法理上享有國家的領事保護,此前也有台灣同胞和大陸同胞一起撤僑的相關案例,但正式寫入“26條措施”無疑是進一步宣傳和強化了這項權益,讓在海外打拼的臺胞更加安心。(作者:王曉笛,上海交通大學台灣研究中心)(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中國台灣網觀點)
相關新聞
- 2019-11-06上海臺胞很高興:“26條措施”為我們發“紅包”
- 2019-11-06“26條措施”得人心,蔡當局跳腳也沒用
- 2019-11-06臺企聯會長:惠臺26條體現與時俱進
- 2019-11-06包承柯:臺當局應正視大陸帶來的機遇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