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黃清賢:“26條措施”彰顯大陸自信 落實同等待遇促兩岸融合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1-19 15:40:36 | 來源: 華廣網 |
日前,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以便台灣同胞在更大範圍、更廣領域分享大陸發展機遇。
如此“真金白銀”措施一齣臺,在島內引起積極反響。國民黨大陸事務部前主任、現任南開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黃清賢博士近日接受筆者專訪時表示,“26條措施”是去年惠臺“31條措施”的進化版,彰顯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自信與主動,旨在進一步落實臺胞臺企在大陸享受同等待遇,促進兩岸經濟社會全面融合發展。
談“登陸”發展:大陸空間更大,助兩岸減少誤解
記者:您曾經在台灣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任教,成功大學在島內是一所名校,為什麼會選擇“登陸”跳槽到南開大學當老師?
黃清賢:因為長期研究兩岸關係,在兩岸之間經常來往,接觸的人也比較多,剛好遇到一個好機會,所以去年10月就來南開大學了。對我個人而言,雖然薪資待遇兩邊都差不多,但總體上在大陸發揮空間會大一些。
記者:洪秀柱擔任國民黨主席的時候,您是她的特別顧問,並擔任國民黨大陸事務部主任。當時在台灣研究大陸,如今卻“登陸”在南開大學當台灣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台灣。這種地點角色變換,同樣研究兩岸關係,有什麼不一樣的心得體會?
黃清賢:確實蠻感慨的。現在“登陸”教書,當然可以更加了解大陸對臺政策的思考角度與出發點,我也希望自己透過在兩岸的不同經歷,能對兩岸關係發展提供一些更接地氣的看法與見解,或許對減少兩岸彼此間的誤解有所助益。
談“26條措施”:“31條”進化版,落實同等待遇更具體
記者:國臺辦等20個部門近日出臺了“26條措施”,您如何評價這些措施?與去年初惠臺“31條措施”有什麼不一樣?
黃清賢:“26條措施”可以説是去年“31條措施”的進化版。這也説明“31條措施”實施對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是有效果的,但在推進落實過程中,難免會碰到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以及遇到一些新的問題。“26條措施”具有加乘效果,在“31條措施”基礎上更進一步、更具體、更深入、更加普及地落實同等待遇政策。比如,現在大陸5G發展迅速,“26條措施”與時俱進提出臺企可參與5G投資建設;臺生“登陸”有更多需求,“26條措施”就提出優化院校和專業佈局,提高中西部院校招生臺生比例,為臺生“登陸”學習創造更多機會。
記者:作為已經“登陸”的臺籍教師,您個人比較關注哪幾條措施?
黃清賢:作為兩岸關係研究學者,每一條我都蠻關注。比如為臺企臺胞提供投融資優惠以及領事保護,為臺籍教師評職稱提供便利等等。總之,從“26條措施”可以看出,大陸在想盡辦法掃除臺企臺胞在大陸發展的壁壘與障礙,進一步落實同等待遇。
談蔡當局的反應:民眾追求幸福擋不了 “鎖臺”反傷自己
記者:“26條措施”出臺後,蔡英文當局的回應是一如繼往“條件反射式”地表示反對,還污衊抹黑“26條措施”屬於“欺騙”,無端指控大陸“意圖干擾台灣選舉”,甚至揚言在兩周內提出所謂“因應之道”,並將對臺商臺企到大陸投資進行更嚴格審查等等。您如何評論蔡當局這種反應?
黃清賢:其實這也很好理解。兩岸之間的競爭的一個關鍵點,就是爭取民心。大陸推出惠臺措施當然是爭取台灣民心;而民進黨當局根本提不出改善台灣民生經濟的政策,那為了一黨一己之選舉私利,對大陸提出這樣的惠臺措施,當然是反駁與限制。
基本上,這些年來大陸對台灣民眾尤其是對台灣年輕人的吸引力越來越大,想“登陸”發展的台灣民眾越來越多。如此情況下,民進黨單方面想在兩岸間設置各種壁壘與障礙,試圖“鎖臺”取悅“獨派”,在“同層溫”取暖,以為關起門來通過操弄意識形態就能達到“愚民”效果,以攫取自己的政治私利。問題是,現在網絡時代,資訊通道都是互聯的,民進黨當局想欺騙民眾沒那麼容易,只會讓它陷入政策自相矛盾、捉襟見肘的窘境。
當然,這是民進黨沒有自信的表現。我要説的是,這種“鎖臺”的做法,是會反傷到民進黨自己的,民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是阻擋不住的,台灣民眾尋求“登陸”發展的腳步不會停下來。像民進黨反制台灣民眾在大陸申領居住證、處罰臺籍社區主任助理、通過所謂“國安五法”等作為,都不利於民進黨爭取民心。
記者:蔡當局上臺後的兩岸政策,包括對大陸惠臺措施進行所謂“反制”,會不會讓台灣更加邊緣化?
黃清賢:當然會。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為例,15國已經完成了全部的談判,明年全球最大自貿區有望誕生。大陸是RCEP這個區域經濟組織中的龍頭,而蔡當局所謂“新南向政策”目標地區又主要集中在東盟國家,如此之下,蔡英文當局緊縮兩岸關係,試圖把台灣與大陸隔離,只會讓本來就是外向型經濟的台灣,在區域經濟發展中越來越邊緣化。事實也證明,台灣近段時間對東盟地區的出口一直在倒退。
談“代理人修法”:若通過,對民進黨反彈壓力會很大
記者:原本藍綠兩黨“立法院”黨團達成,臺“立法院”本會期不優先處理所謂“代理人修法”,但日前民進黨強行完成一讀。您覺得該“法案”會在本會期三讀通過嗎?如果通過,將對民進黨和兩岸關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黃清賢:我覺得現在民進黨讓“代理人修法”完成一讀,主要為選舉造勢,給深綠“獨派”一個交待。至於本會期會不會三讀,要看民進黨接下來的選情變化。如果2020年選情緊繃,民進黨可能就會繼續推動這個“法案”,通過這種政治操作凝聚綠營選票;反之,如果民進黨覺得選舉比較容易取勝,那可能就不會用力去推。
“代理人修法”一旦三讀通過,無論是對台灣同胞的影響,還是對兩岸關係的嚴重衝擊,民進黨內心是很清楚的。而這種衝擊所造成的對民進黨的反彈力道,同樣會很厲害,這是一把“雙刃劍”。“代理人修法”一旦通過,“獨派”可能會高興,可大多數台灣民眾尤其是往來兩岸間的台灣民眾包括臺商,反彈力道會相當大,甚至會讓民進黨承受不了。這就是為什麼這個“法案”與“國安五法”一起討論,但後者早就完成三讀,前者卻還在一讀的原因。事實上,民進黨也在不斷縮小“代理人修法”適用對象與範圍,就算最後通過,可能也只是象徵意義大於實質意義。
談大陸主導兩岸關係發展:大陸更自信,政策讓臺胞更“有感”
記者:蔡英文當局上臺後,儘管兩岸兩會聯繫管道停擺,但大陸牢牢掌握兩岸關係主導權,包括提出同等待遇政策,相繼出臺惠臺“31條措施”和“26條措施”等等。您怎麼評論大陸這種作為?
黃清賢:這些政策措施的提出,彰顯了大陸在處理兩岸關係中的自信與主動。大陸處理兩岸關係,把重點放在爭取台灣民心上,隨著同等待遇的逐步落實,“心靈契合”的不斷深入推進,兩岸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
大陸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我覺得在處理兩岸關係治理方面就得到很好的體現。比如,現在大陸不管台灣島內局勢怎麼變化,都會主動出臺一些惠臺政策措施,完全操之在我。而且,大陸推出的這些惠臺政策更接地氣,讓台灣民眾更有感,可以讓台灣普通老百姓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陸確實是牢牢掌握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動權。
相關新聞
- 2019-11-19兩岸融合發展讓臺胞收穫滿滿
- 2019-11-18在大陸的台灣師生熱議“26條措施”
- 2019-11-15福建:在融合發展中邁向“第一家園”
- 2019-11-15“26條措施”對兩岸關係之影響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