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法更嚴、賠償更高、維權更快——《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三大看點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19-11-25 10:22:31 | 來源: 新華社 |
圖表:執法更嚴、賠償更高、維權更快——《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三大看點 新華社記者 陳琛 編制
加大侵權假冒行為懲戒力度、建設侵權假冒線索智慧檢測系統、提高維權效率……中辦、國辦近日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對我國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作出全面部署。
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知識産權保護已成為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國際貿易的“標配”,也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隨著一系列創新舉措的落地實施,我國知識産權保護能力和保護水準將進一步全面提升。
力度空前 知識産權保護水準將全面提升
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強知識産權保護,取得顯著成效。2018年,我國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一步提升到76.88分,再創歷史新高。
知識産權保護的加強,有力帶動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世界知識産權組織發佈的《2019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提升至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在世界銀行發佈的《2020營商環境報告》中,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排名提升至第31位。
但與此同時,“我國知識産權保護仍存在侵權賠償標準低等問題,要建立知識産權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確立知識産權‘嚴保護’的政策導向,健全‘大保護’的工作體系,打通‘快保護’的工作鏈條,構建‘同保護’的國際格局。”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説。
對此,意見作出針對性部署。意見共99條,在“強化制度約束”“加強社會監督共治”“優化協作銜接機制”“健全涉外溝通機制”等方面提出一系列創新舉措。並明確提出,力爭到2022年,侵權易發多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權利人維權“舉證難、週期長、成本高、賠償低”的局面明顯改觀;到2025年,知識産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並保持較高水準,保護能力有效提升,保護體系更加完善。
專家表示,意見是第一個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名義出臺的知識産權保護工作綱領性文件,將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我國知識産權保護能力和保護水準全面提升。
為確保各項工作要求有效落實,意見明確,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落實知識産權保護屬地責任,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大對知識産權保護資金投入力度,並將知識産權保護績效納入地方黨委和政府績效考核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
打好“組合拳” 形成知識産權保護合力
意見明確,要不斷改革完善知識産權保護體系,綜合運用法律、行政、經濟、技術、社會治理手段強化保護,促進保護能力和水準整體提升。
今年4月23日公佈的商標法修改決定中,明確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的賠償數額,由修改前的三倍以下,提高到五倍以下,並將法定賠償額上限從300萬元提高到500萬元,懲罰性賠償額度達到國際較高水準。
在此基礎上,意見進一步提出,加快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的修改完善,大幅提高侵權法定賠償額上限,加大損害賠償力度。這必將對侵權行為形成有力震懾。
專家表示,此次意見出臺,突出了社會治理在知識産權保護中的作用,提出充分發揮人大監督、政協監督和社會監督在知識産權保護中的作用,充分調動行業協會、商會、律師等法律服務隊伍、志願者等多方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知識産權保護治理。
此外,意見對進一步加強知識産權保護的“行政手段”“經濟手段”“技術手段”等進行了明確。
“知識産權保護涉及多環節、多方面,意見著重綜合施策,意在用好知識産權保護政策‘工具箱’,打好‘組合拳’。”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説。
加強合作 搭建國際創新合作橋梁
加強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商會、社會團體等信息交流,積極回應國內外權利人關切,構建海外糾紛協調解決機制……意見要求,更大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健全與國內外權利人溝通渠道、加強海外維權援助服務、健全協調和信息獲取機制。
我國將知識産權合作視為國際創新合作的橋梁,截至目前,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産權國際公約,與全球6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簽訂了多雙邊合作協議和諒解備忘錄,與50個世界知識産權組織成員國建立正式合作關係。
在此過程中,中國對中外企業知識産權一視同仁、同等保護,注重加強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各自優勢領域知識産權的保護,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國家知識産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國將堅定不移做知識産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並將致力於同世界各國一道構建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産權國際規則,促進合作共贏,實現共同發展。
相關新聞
- 2019-11-25(受權發佈)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 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産權保護的意見》
- 2019-11-25不斷改革完善保護體系 我國將全面強化知識産權保護
新聞推薦
- 習近平離京赴利馬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三十一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魯進行國事訪問2024-11-13
- 習近平的拉美情緣2024-11-13
- 丁薛祥出席“加強早期預警,共築氣候適應的未來”高級別會議並致辭2024-11-13
- 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開幕2024-11-13
- 國臺辦:樂見兩岸青年常來常往、走近走親2024-11-13
- 聚焦反“獨”促統 第十七屆黃埔論壇在廣州召開202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