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諜案”引發寒蟬效應 台灣企業界憂心兩岸重回“新冷戰時代”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9-12-02 15:58:18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圖為2019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大會總結會在南京舉行。(圖片來源:台灣《中國時報》)
連日來,台灣民進黨當局操縱所謂“共諜案”,讓島內人心惶惶,尤其是讓穿梭于兩岸間的臺商憂心,兩岸企業界正常交流恐遭受前所未有的鉗制。台灣《中國時報》2日刊文認為,所謂“共諜案”,燒出了企業界的“焦慮症”,兩岸關係或將回到“戒嚴”時期“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自我審查的新冷戰時代。
所謂“中國特工”王立強事件經歷了戲劇性演繹,雖被踢爆是“假共諜”,但在企業界已經引發了寒蟬效應。文章指出,不少企業界人士開始進行“一查、二防”的動作:一是回想、追查過去曾交流、熟識的大陸民間企業人士;二是未來,至少近期內,為防莫名惹禍上身,對不熟知的大陸人士“寧可錯過機會,也不要見”,即使背景明確“見了,也要小心”。
台灣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雖然樂觀認為,“(王立強)共諜案”不是真的,只是選舉期間民進黨操作的議題,但對未來兩岸企業正常交流是否遭受影響也並無把握。
然而,民進黨當局處理“共諜案”的一系列動作,已讓企業人士感到心驚。台灣商總理事長賴正鎰就直言,“心裏會有陰影,感覺‘新戒嚴’時代來了”。
賴正鎰説,所謂“共諜案”發生後,對背景不明的大陸人士,“會降低、減少會面的意願”,甚至是有不熟知的大陸人士在場的餐會也盡可能選擇不出席。
“可是,我們怎麼防得了呢?”不只賴正鎰、不少企業人士都同感焦慮。在兩岸都有投資,也有不少陸資高層朋友的上市公司負責人就很擔心地表示,“我不知道還怎麼在大陸做生意、跟人交往,才能保平安?”
賴正鎰説,“共諜案”已經在企業界産生寒蟬效應。企業界都憂心,兩岸關係退回到過去“戒嚴”時期“人人心中有個小警總、漢賊不兩立”、自我審查的新冷戰時代。(中國台灣網12月2日訊 何建峰)
相關新聞
- 2019-11-29劉結一會見全國臺企聯婦女工作委員會參訪團
- 2019-11-21100億元台資科技産業項目落戶廣西玉林市
- 2019-11-20泉州幫助臺商實現兩岸資金 “當天匯出當天到”
- 2019-11-18海峽兩岸茶博會參展臺商創新高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