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年夜飯 滿滿都是情

編輯:王瑞穎|2019-02-03 10:16:25|來源:人民網

 

一桌年夜飯 滿滿都是情

 

一桌年夜飯 滿滿都是情

 

寓意“盆滿缽滿”的盆菜

 

一桌年夜飯 滿滿都是情

 

“吃雞起家、全家團圓”的白切雞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549134133134_1

 

祝福“長命百歲”的長年菜

 

一桌年夜飯 滿滿都是情

 

唇齒留香的青田糖糕

 

滿盆“吉祥菜”

 

真味是團圓

 

油炸至酥香的咕咾肉,挂上由糖、醋調製的酸甜濃汁,與彩椒和菠蘿塊一同呈上;掐著秒錶出鍋的上好老虎斑,淋上蒸魚豉油,再澆一層薄薄的姜蔥熱油……

 

每年除夕,謝太的廚房飄香四溢,裹著濃濃的年味縈繞家中。

 

“一年中,我最愛做的一餐飯就是年夜飯。雖然較平日辛苦些,但能讓家人吃得滿足、開心,這是最幸福的事。”家住港島柴灣的謝太與先生育有兩個兒子。時至今日,兒子們長大成人,先後離開家在外求學、打拼。因此,春節就成為謝家每年為數不多的團圓時刻。除夕前一週,謝家就已經開始籌備年夜飯大餐。

 

説到年夜飯的菜,謝太總是興致勃勃。“大兒子愛吃牛,我早早就買來最新鮮的牛尾,用豆豉和豆瓣醬燜制,燉到軟爛脫骨,牛骨髓也溶入湯汁,每一口都是濃郁的膠質和醬香;蝦是我先生的心頭好,年夜飯裏來一道快手的油燜黑虎蝦,先煎炸後燉煮,紅彤彤的顏色喜慶又讓人食欲大開;小兒子中意軟糯的蒸排骨,這次我在腌制好的肋排下面墊一層嫩豆腐一起入鍋,肉汁加上滾燙的豆腐,估計能讓他多吃一大碗飯……”

 

謝太笑得燦爛。一桌豐盛可口的年夜飯,是對家人滿滿的愛。

 

港式年夜飯講究“好彩頭”,因此每戶人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幾樣“吉祥菜”,“年年有魚”、象徵“橫財就手”的豬手、“團團圓圓”的香菇……在新界元朗屏山塘坊村,意為“盆滿缽滿”的盆菜盛宴是已經流傳數代的年夜飯。屏山傳統盆菜館以這道古老的“港味”起家。第三代傳人鄧聯興介紹,傳統盆菜以柴燒,時間雖長,但有獨特的煙火香。

 

看似簡單的一份盆菜,實則薈萃百味,用料包括大蝦、蠔仔、魷魚、豬皮、冬菇、雞、鯪魚球、炆豬肉、蘿蔔、枝竹及發菜等。燒、燜、烤、炒、鹵、炆……各式食材自成一味,再依據特定次序層層疊起,不同滋味互相吸收、浸潤,使人越吃越覺鮮美。

 

年夜飯自要美味,如香港經典電視劇中所言,“一家人,最重要的是整整齊齊。”歡聲笑語中,全家圍桌而坐,這才是年夜飯的真味。( 記者  陳  然)

 

媽媽家常菜

 

年味的記憶

 

濠江小城,尾祃(臘月十六)已是年味漸濃,人們歡天喜地準備過年。“尾祃這天,做生意的要宴請夥計,發放年終花紅。”在澳門特區政府擔任公務員的李寶華介紹,年廿八是洗邋遢的日子,各家要打掃房子,除舊迎新。

 

除夕,是年味高潮。“祖母在世時,一直堅守著傳統習俗。”李寶華回憶,老太太每年除夕都是大清早就起床,備一桌小菜在祖宗牌位前祭拜,祈求來年順利。然後直奔菜市場準備團年飯,即年夜飯。

 

在李寶華的印象中,年三十的菜市場,從來都是人山人海。人們不單要為晚上的團年飯選好最新鮮的食材,更要備好“壓年”物。按傳統習俗,“壓年”要有帶根的生菜、芹菜、蔥,以紅繩捆綁,附上紅紙。一尾鯪魚,不可去鱗,不可剖腹,完整一尾。有的人家還要放上一隻完整白切雞,全部食材連同帶葉的橘子,從年三十存放至大年初二“開年”,取意于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團聚,是年夜飯永恒不變的主題。日落西山時,一家人就整整齊齊,圍坐一桌。而這桌上的每道菜,幾乎都有其寓意。

 

“家家除夕慶團年,生菜茨菰爐火邊。飽啖黃沙生大蜆,接神爆竹響連天。”李保華説,末代探花商衍鎏在《粵垣舊曆年俗竹枝詞》一詩中提到的“蜆”在粵語中與“顯”同音,喻蜆肥年豐。不過,如今的團年飯較少見到黃沙大蜆,但豬舌、蠔豉必不可缺。廣府人管豬舌叫豬脷,“脷”“利”同音,從生意人到打工仔,都對這道菜情有獨鍾。還有雞,白切雞、豉油雞、姜蔥雞……不論怎樣弄,團年飯少不了一道雞。

 

對李寶華而言,最好的團年飯,一定是媽媽那桌家常菜。一生惦記的,也是年味裏媽媽的身影。“我的年味記憶,始於從前團年飯裏媽媽的豉油雞。”李寶華説,她家的豉油雞,不是浸,而是煎。燒紅鍋,放下油和大塊姜,把雞煎香,澆上調好的豉油,文火慢煮,皮香肉懶,濃汁味重。 (報記者  蘇  寧)

 

各類特色風味

 

背後是故鄉

 

在台灣,從年前半個月開始,電視臺反復播出的掃年貨新聞、店家門口的年夜飯廣告,就不斷釋放著“快過年了”的信息,讓人不由自主地開始期盼除夕夜的那頓“大餐”。

 

40多歲的鄭時捷夫婦家住台北。“除夕夜、年夜飯,一般還是要到婆家吃,初二才回娘家吃。”平時負責做飯的鄭太太説,除夕這一天她倒很輕鬆,“除夕的廚房是婆婆主場,旁人都插不上手。”

 

鄭先生少時生活在眷村(為當年遷臺的軍人及其眷屬興建的房舍),整個眷村就像一個大家庭,“那個時候真是家家戶戶都不鎖門的”,大人是同事,小孩兒是同學,互相照應,不分彼此;誰家做點好吃的,都會拿出來與大家共享。眷村住戶來自大陸各地,久而久之,各家的飲食都有了各類特色的味道,年夜飯也是如此。鄭先生的祖父來自江西,外公來自湖北,“我們小的時候年夜飯在奶奶家吃,後來在媽媽家裏吃,但年夜飯都沒有明顯的地域特色。”

 

雖然現在不少家庭為了省事都到飯店吃年夜飯,但鄭先生的母親還是堅持自己下廚。離過年還有十幾天就開始採買食材、儲備年貨。

 

年夜飯的餐桌上,有自己親手做的臘肉香腸和滷菜,“還有紅燒獅子頭、魚香肉絲啊、蝦啊,當然更少不了魚,因為年年有餘嘛,而且除夕那天還不能吃完,要有剩餘才會‘年年有餘’。也一定會有餃子,裏麵包了硬幣,誰吃到代表運氣比較好。”鄭先生説。

 

“有些台灣家庭年夜飯吃火鍋,比較有圍爐的氣氛。講究一點的,還要有一道佛跳墻。”鄭太太説。“我們小時候都是到台南的外婆家吃年夜飯,外婆是潮州人,年夜飯會做雞卷、鹵全鴨、蘿蔔糕,還有台灣圍爐必吃的‘長年菜’,因為不易煮爛,象徵長命百歲,吃的時候不可切斷,要整葉吃下去。” (記者  王  堯 )

 

糖糕留香久

 

滋潤遊子心

 

年關將近,在浙江青田的一個小山村裏,家家戶戶都忙碌起來:洗荷葉、磨米粉、拌餡、蒸糖糕。這是旅居西班牙僑胞王新特最幸福的記憶:每逢過年,就能吃到青田糖糕,甜而不膩、軟不粘牙,唇齒留香。

 

“年味就是青田糖糕的味道!”王新特説,“每年臘月二十左右就開始做,放在大鍋裏,要蒸十幾個小時。然後一塊塊切好,留著慢慢吃,走親訪友也帶上點,作為拜年禮物。”

 

2000年,王新特到了西班牙,第一年春節過得簡單。“整個城市只有七八個中國人,能吃到中餐就很幸運了,更別提吃糖糕了。”王新特説,以前當地人對春節了解很少,“現在,春節已經成為家喻戶曉的節日了。”

 

2018年正月初一,王新特帶著幾位僑胞一起到阿拉貢電視臺,以現場直播的方式介紹中國春節。“我們特意準備了兩種美食。一是餃子,另一個就是糖糕。現場觀眾和主持人對中國美食讚不絕口。通過美食,西班牙友人對中國、對青田也有了更深的了解。這也為我們華僑華人在當地生活、發展創造了更友好的氛圍。”

 

王新特還把年夜飯“搬到”了西班牙。“今年我們將邀請西班牙各界人士參加新春晚宴,請他們品嘗中國特色的年夜飯,體驗拜新年、發壓歲錢等習俗。”如今作為西班牙西中友好合作協會會長的王新特,希望能把年夜飯作為推廣中華文化的品牌活動,在西班牙長期辦下去。

 

中華文化魅力越來越大,世界各地的中國年也越過越紅火。“現在西班牙很多超市裏都在賣糖糕,而且花樣越來越多。”王新特説,“我的兒女在西班牙出生、長大,他們沒有像我小時候那樣的春節經歷,但是我希望他們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了解春節,不忘自己的根。”( 本報記者  程  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