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紅繩”牽起兩岸姻緣
六年前,海峽兩岸的一次大學生活動讓詔安小夥徐雁飛和台灣姑娘李姿瑩相識,之後他們相知、相愛,直到如今相守。請看——一條“紅繩”牽起兩岸姻緣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一灣淺淺的海峽,讓詩人余光中寫下了無盡鄉愁。而那道曾經難以逾越的海峽,如今在台灣的李姿瑩和詔安的徐雁飛眼中,已經改寫成“我在這頭,新娘也在這頭”。
11月23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露天婚禮在詔安縣建設鄉舉行,李姿瑩和徐雁飛在“兩岸一家親”漳臺兩地青年交流中擦出愛的火花,6年的愛情長跑跨越台灣海峽,終成眷屬。
相識:緣于兩岸大學生活喜相逢
“我先生給我的第一感覺是有禮貌、貼心、誠懇,還帶著一點點的木訥和可愛。打籃球很帥!”回憶起當年第一次接觸的情形,李姿瑩笑意盈盈,仿佛時光返回到2013年的那個夏天。
2013年,閩南師範大學主辦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兩岸青年學子齊聚一堂,共同研習、探討閩南文化,加強交流、增進友誼。當時,正在台南成功大學讀研究生的李姿瑩第一次踏足漳州,參加當年度的海峽兩岸青年閩南文化研習營。而彼時的徐雁飛是閩南師大旅遊管理專業在讀大學生,擔任當時的隨車導遊。
那次為期七天的活動,兩人都給彼此留下不錯的印象。臨分別前,徐雁飛向李姿瑩説起自己的家鄉詔安,介紹了家鄉小吃“貓仔粥”。那時李姿瑩並未多想,只是覺得那個叫詔安的地方,也許這輩子很難涉足,更不用説嘗一口貓仔粥了。二人只是互加微信,互道珍重再見。
“但如今回憶起來,我深刻感受到緣分是那麼奇妙。”李姿瑩説,誰能想到,她最後成了“詔安媳婦”。
相愛:跨越海峽愛情播種發了芽
回到台灣後,李姿瑩忙著撰寫碩士論文,忙於準備博士生的申請材料。而海峽這頭,徐雁飛則準備參加公務員考試。二人各自忙碌著,通過微信分享彼此的生活。“每天忙碌過後,聊天成了我們舒壓的良方。”李姿瑩説,每天拿著手機回復對方的信息,漸漸成了一種習慣。
一灣海峽的距離,並沒有讓這兩位年輕人疏遠,反而心越靠越近。在慣常的聊天中,透過螢幕上的文字,這對年輕人悄然播下了愛情的種子,並開始萌芽,彼此的情愫變得很微妙。最終,就在李姿瑩年底生日的時候,徐雁飛選擇了電話告白。二人通過網絡確定了男女朋友關係。
隔年2月底,李姿瑩前往金門進行田野調查,二人相約到廈門見面。這是他們時隔半年多後的首次相遇,也是愛情“變現”的第一次。
是欣喜?是激動?是忐忑?李姿瑩很難找到一個詞來準確形容自己當時的心情。為了掩蓋內心的不安,她當時一身羽絨服配牛仔褲,戴了墨鏡,從東渡碼頭入境廈門,“我在想,先讓他認不出來;如果,一看到本人不喜歡的話,立馬調頭搭船回金門。”她半開玩笑地説。
但是,當李姿瑩一過口岸,一眼便看到了人群中的徐雁飛。那天前去接船時,他特地買了一大捧紅玫瑰,還提著一個大蛋糕,這樣的“裝備”,令他在人群中顯得特別“突兀”。説到此處,李姿瑩不由得笑出聲來,“當時緊繃的心一下松了下來。”徐雁飛那看似“很土的裝備”,反而讓這位寶島女孩深切感受到眼前這個男生的真誠。從網絡上的對話延伸至現實,彼此的好感又增添了許多。
其實,兩人在線上聊天提及未來的線下見面時,徐雁飛早就從互動中了解李姿瑩的喜好。後來,徐雁飛安排遊玩李姿瑩最想去的鼓浪嶼景點,兩人留下很美的回憶,之後各自回到崗位。
在虛擬世界中培養出來的感情,並沒有影響他們二人堅定的腳步。幾年間,他們互相跨過海峽,見父母、訪師長,“走入對方”的感覺,早已在兩人生活裏萌芽並逐漸茁壯成長。
相守:追往祖地情深深根扎漳州
不過,他們感情的道路上並非沒有遇到阻擋。最初,當李姿瑩的閨蜜得知她正在和大陸男生談戀愛時,充滿了詫異和懷疑,並不看好這段“異地戀”。出於好心好意,她的幾個閨蜜鄭重提醒她一定要謹慎,“萬一他是騙你的呢?”在她們看來,這樣的戀愛太不真實了!為了“揭穿”這個男生的“騙局”,她們甚至曾“押著”李姿瑩,在咖啡廳裏通過微信和徐雁飛進行“對質”。但結果,她們從這個大陸男生真誠的話語中敗下陣來。如此一來,反而讓李姿瑩對這份愛情愈發篤定。
直至去年,李姿瑩追隨愛情的腳步,來到閩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求職,任教閩南民俗課程。她和徐雁飛的愛情,終於正式在漳州紮根了。
擇一座城,愛一個人!“漳州是一個節奏悠然、生活閒適的城市,我很喜歡。”李姿瑩説,在這裡生活,常常響在耳邊的是熟悉的鄉音——閩南話,這點更讓她對漳州多了份好感。她特別感謝閩南師大,沒有閩南師大,就不會有相識的機會。當年徐雁飛是這裡的學生,李姿瑩現在又回到這裡當老師,當年認識的、照顧徐雁飛的師長們,現在更疼惜著李姿瑩,也祝福他們這一份特殊的緣分。
水到渠成,他們這段跨越海峽兩岸的愛情,于11月在漳州開花結果。對於自己的這場婚禮,長期研究閩南民俗的李姿瑩很有想法,許多內容都原汁原味呈現了台灣和閩南的婚慶習俗。這場婚禮所有安排佈置,都是姿瑩跟雁飛從很早就開始準備的,從親手現場佈置,服裝造型,菜色音樂都是兩個人的心血,就像當年他們一起努力向目標前進。他們期待著未來一起繼續扶持前行。
李姿瑩如今已經漸漸融入漳州的生活。她時常徜徉在古城老街,甚至曾帶著母親前往平和尋根。“兩岸同宗同源,我的母親姓蔡,祖上據説就是來自平和,但是由於沒有族譜加以證實,很難一下找到祖籍地,但我們總想著試一試。”李姿瑩説,在尋找到愛情後,如果有機會,未來她還將試著去追尋祖先的根脈,因為根就在這裡。(記者 朱俊輝 通訊員 施沛琳 鮑士將 文/圖)臺海網11月30日訊 據閩南日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