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廈臺商2020“小目標”: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

在廈臺商2020“小目標”: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

 

廈門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經濟組討論現場 莊楊筱/攝

 

1月5日至1月9日,廈門進入“兩會”時間。“轉型升級”成為廈門臺商政協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在廈臺商2020“小目標”: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

 

廈門臺商政協委員吳家瑩接受採訪 莊楊筱/攝

 

“廈門市非常重視‘三高’企業的發展,上個月我剛剛受邀到江蘇的蘇州、無錫、昆山做調研。”廈門臺商政協委員、廈門市臺商協會會長吳家瑩接受採訪時表示,“三高”企業是提振廈門經濟發展的重要一環,需要人力資源、産業鏈等方面配套建設。2020年,廈門市臺商協會將全力配合引導臺商“三高”企業入駐廈門,同時潛心服務在廈臺企,助力轉型升級。

 

2019年7月29日,廈門正式發佈《關於實施高技術高成長高附加值企業倍增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21條措施”),全力支持廈門市“三高”企業培育和發展。21條措施涵蓋了鼓勵企業增産增效、提升企業研發創新能力、加大財政金融扶持力度、強化人才要素供給、給予生産要素配套及優化提升企業服務等六大類。

 

吳家瑩認為,企業轉型升級需要更多人才入駐,同時,很多白領、高階主管希望在廈門有更為長遠的人生規劃,因而更好地解決人才住房問題,以及其子女就學問題,就成為影響人才留駐廈門意願的重要因素。

 

“21條措施”特別在強化人才要素供給方面,加大了對“三高”企業高端人才的個稅返獎力度,返獎比例從原來的25%提高到50%,獎勵年限從原來的3年提高到5年;面向“三高”企業骨幹員工配租公共租賃住房、配售保障性商品房等。這切實為眾多企業和人才解決了後顧之憂。

 

“去年我們回台灣辦了兩場人才招聘,大概有1萬多台灣年輕人前來應聘。”吳家瑩告訴記者,廈門市臺商協會到島內徵才的工作還將持續,預計今年在北、中、南各辦一場。

 

人才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而如何因地制宜,找準産業轉型升級的清晰“路線”,對企業而言也尤為重要。廈門市人民政府市長莊稼漢1月6日在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將“持續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建設區域科技創新中心”作為2020年發展目標重點闡述。其中,特別提及將全力推動製造業和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大數據、雲計算和5G通信等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

 

在廈臺商2020“小目標”: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

 

廈門臺商政協委員陳岱樺接受採訪 莊楊筱/攝

 

“臺商在廈門投資興業的第一波是製造業,已經有二三十年的基礎,接下來應該鼓勵他們啟動更多新經濟新引擎。”廈門臺商政協委員、廈門市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陳岱樺認為,臺商在大陸的商業機遇,從“中國製造”發展為“為中國製造”,先進製造和大陸市場乃至整個“一帶一路”市場,是臺企轉型升級的兩個重要“引擎”,再加上“工匠精神”的加持,相信臺企轉型升級之路會越走越寬。

 

陳岱樺告訴記者,在過去的一兩年時間裏,廈門市出臺了一系列措施,給予民營企業政府補助,協助企業在智慧製造方面轉型升級,而在同等待遇的政策之下,在廈臺企也享受到了這一系列政策紅利,並且搭上了“一帶一路”的發展快車。

 

在廈臺商2020“小目標”:轉型升級之路越走越寬

 

廈門臺商政協委員王必祿接受採訪 莊楊筱/攝

 

“從‘31條’到‘26條’,大陸出臺的一系列惠臺措施給予臺胞臺企的政策支持、同等待遇,讓很多人才,很多年輕人願意來大陸創業就業。”廈門臺商政協委員、冠捷集團營運長王必祿向記者介紹,目前冠捷在大陸有接近400位的臺籍幹部,包括研發人才、高端管理人才,他們不僅有在大陸打拼的事業心,也有在這裡安家落戶的小心願。

 

“大陸的5G和AI(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對我們光電産業的未來發展很有助益。”王必祿對企業轉型之路充滿信心,“大陸5G技術世界領先,大陸正在打造數字化城市,而廈門也已經邁入5G+時代,作為在廈光電企業,5G+AI+8K(超高清解析度)就是我們未來的發展契機。”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月8日廈門消息(記者 莊楊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