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龍2”號順利穿越西風帶駛向南非開普敦
編輯: 母曼曄 | 時間: 2020-01-17 09:55:40 | 來源: 新華網 |
“雪龍2”號在霧中穿越西風帶(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當地時間15日20時(北京時間16日2時),“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經過東經23度11分、南緯40度的印度洋海域,順利穿越“咆哮西風帶”,駛向南非開普敦。
搭載中國第36次南極考察隊隊員的“雪龍2”號完成南極宇航員海綜合科考後,于1月10日從宇航員海的密集浮冰區起航,向北穿越風浪一向較大的西風帶。
從宇航員海到開普敦距離較遠,穿越西風帶時間較長,受氣旋影響較多,為此船上有關人員在穿越前仔細規劃了航行路線。除出發時遇到3.5米涌浪、有兩天大霧瀰漫之外,途中整體海況相對較好。
科考隊員在“雪龍2”號上投放拋棄式溫鹽深測量儀(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科考隊員在“雪龍2”號上釋放探空氣球(1月15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攝
1月11日至16日航渡期間,科考隊員對海洋和大氣進行了走航斷面觀測,投放了92個拋棄式溫深測量儀/溫鹽深測量儀(XBT/XCTD),釋放了23個探空氣球。
“投放XBT/XCTD主要用來測量海洋中的溫度和鹽度,了解西風帶海洋鋒面結構;釋放探空氣球用來探測不同高度的氣溫、風速、風向、氣壓和濕度,更好地把握西風帶大氣剖面的垂直結構。”科考隊員、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祖永燦博士説,穿越西風帶進行的這種走航斷面觀測,是中國南極科考一項傳統的物理海洋觀測項目,可為研究西風帶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的機制提供數據支撐。
“雪龍2”號船長趙炎平介紹,“雪龍2”號預計當地時間17日下午抵達開普敦港外錨地,19日停靠開普敦。在開普敦進行人員輪換與燃油、淡水、食品補給後,預計23日前往中國南極長城站考察。(新華社“雪龍2”號電 記者劉詩平)
新聞推薦
- 海關保障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 50余批次人員物資順利通關2025-10-14
-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 商務部回應美宣佈對華加徵關稅2025-10-14
- 《沉默的榮耀》熱播兩岸:以歷史之光映照“台獨”逆流的荒誕2025-10-14
- 台灣花蓮救災工作主要靠志願者?賴當局被批執政無能2025-10-14
- 《開閩世家閩臺源流志》第二期在福州發佈2025-10-14
- 忠實還原故宮30余件館藏文物 視障讀者觸摸系列出版物在京發佈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