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籍委員謝國群:願為兩岸永久和平發展貢獻智慧

上海政協會議醫藥衛生界別的分組會上,有著“台灣腔”的謝國群每一次發言,總會吸引眾多的目光。這位生長于台灣彰化的委員,用自己的獨特的生活經歷和豐富的專業知識擔負著參政議政的職責。“我們肩負著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消彌誤解的使命。”接受海峽之聲記者專訪時,謝國群溫和的語氣中透露堅定的決心。

 

自1990年到上海求學以來,謝國群的學習、生活、事業經歷中,不經意間為滬臺交流創造了多個“第一”。他是1949年後,上海南洋模範中學的第一位台灣籍學生,他是上海交通大學的第一位台灣籍學生,他也是全國大學生乒乓球比賽的第一位臺籍冠軍……現在,這位曾經的乒乓球未來之星是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主治醫生,也是上海市政協委員。

 

“我今年的提案主要聚焦在醫藥衛生領域,比如推動長三角區域養老健康人才一體化,加強醫療護工隊伍的專業化培訓等。”今年是謝國群第三次參加上海市政協會議,他的提案不僅專業性強,也頗具戰略思維。“2035年之後長三角地區將進入高齡老人的高速增長階段,我建議長三角要為高齡化高峰期的照護服務需求進行戰略準備。”

 

都説醫者父母心,從醫十多年的謝國群對於病患有著天然的愛護之心。他説,他的提案靈感就來源於生活。“我家的鐘點工阿姨有一天告訴我,她要改行做護工了。我很驚訝,她沒有接受專業培訓,去做護工會不會對病患造成二次傷害?”於是,謝國群著手調研,深思熟慮後撰寫提案。“我建議上海借鑒台灣在護工的培訓和管理方面的經驗。”

 

當然,作為政協委員,謝國群在咨政建言時不僅靠著一顆大愛之心,也經過了專業的訓練。“我2008年加入臺盟以後,就開展社情民意調研的工作。而且,我被推薦為上海市政協委員之前,也是虹口區的政協委員,也有參政議政的經驗了。”被推薦為政協委員以來,謝國群已經提交了《關於深化“31條惠臺措施”的建議》《關於加強在校學生急救教育的建議》等近十個提案。他笑著説:“我去年提交的四個提案,都被採納了。”

 

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四年來,謝國群也對政治協商制度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我在上海生活了30年,看到了大陸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覺得,這也説明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高效而且有序的。”

 

從1990到2020,謝國群見證了30年來滬臺兩地發展的異同:上海早已舊貌換新顏,台灣卻是歲歲年年景相同。謝國群説,台灣的民眾意識形態長期被扭曲的宣傳報道影響,對政治協商的體制並不了解。“我會經常跟台灣鄉親們討論兩岸政治體制的差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參與討論。”

 

作為生長在台灣的上海市政協委員,謝國群也根據自己獨特的經歷,促進滬臺兩地的交流合作。 “從2018年開始,我每年都會聯繫我家鄉彰化縣的青少年來上海參觀交流。2018年來的是彰化縣青少年乒乓球隊,他們和大陸的球隊一起在中國乒乓球學院進行訓練比賽;2019年來的是彰化縣成功高中籃球隊,他們與上海的3所高中的籃球隊進行比賽交流。”

 

所謂藝多不壓身,從小練習乒乓球,身為醫生的謝國群,現在也憑藉著這些技能成為眾多在滬臺青的“知心大哥”。2018年,他組織的醫師沙龍吸引了近50位在滬臺籍青年醫師參與。在沙龍中,他和職場新秀們分享自己的從業經驗和生活趣事,也用心記錄在滬臺青的工作、生活的難處,尋找機會向相關部門反饋。“我們建‘在滬臺籍青年醫生群’和‘在滬臺胞乒乓球群—台灣雲豹隊’,大家也會在群裏聊聊生活,聊聊工作。”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臺胞選擇到上海旅遊、求學、就業、投資、生活。據統計,2019年上海口岸出入境臺胞近169萬人次,截至2019年11月,上海累計批准臺商投資項目14251個。這裡還常年居住生活著近40萬台胞。作為政協委員,謝國群正在用自己的方式為滬臺兩地的交流合作貢獻力量,也在為在滬臺胞的安居和樂業而努力。“我被推薦為政協委員後,有了一份使命感。現在我們做的工作是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相互理解、消彌誤解。未來,我也希望可以為“兩制”台灣方案貢獻自己的智慧,讓兩岸能夠永久的和平穩定發展,兩岸的民眾才能共享太平繁榮生活。”海峽之聲廣播電臺上海1月17日消息(記者 張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