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勝後蔡英文需要面對的台灣經濟現實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1-19 12:12:09 | 來源: 臺海網 |
2020台灣大選結束,民進黨蔡英文勝選連任,國民黨韓國瑜止步于“翻轉高雄”,無力進一步“翻轉台灣”。選舉是由集體智慧決定台灣的未來,選舉結果當然必須尊重。然而,我們對台灣經濟的未來感到無比憂心,庶民的未來將更艱辛。懵懂的年輕人或許無心理解,也不在意經濟,但他們終究要面對前途與生活的壓力,我們還是必須提出警訊,盡可能讓他們了解;也必須讓“蔡政府”認清未來無法回避的橫逆,做好萬全準備以減輕衝擊,避免引發怨懟和社會動蕩,善盡媒體的言責。
台灣經濟在二次戰後,歷經半世紀的快速成長,創造“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奇跡,2000年後,雖然基礎已高、成長變緩,但還是年年成長。現代年輕人在優渥環境下成長,並不了解當年打下的基礎很不容易,也不多見,台灣人均生産總值的全球排名,若經物價調整是在20名以內,還高於日本、英國、法國等地。
但2000年後的世界開始改變,區域貿易主義逐漸取代全球化趨勢,地理位置鄰近的國家和地區紛紛相互合作,免除關稅等貿易障礙,促成了彼此更多的貿易和分工,生産效率提升、成長加快,但必然排擠沒能加入的區域外國家和地區。國際經濟結構的變化,正在嚴重侵蝕著台灣經濟,讓台灣出口年均成長,從10到15年前的10%劇降到2%。若兩岸關係惡化,大陸繼續圍堵台灣簽署區域貿易協議,特別是在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和CPTP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生效之後,台灣經濟幾乎確定會出現負成長。
除缺乏貿易協議造成眾多産業出口受限,無力突破經濟停滯的問題以外,台灣還面臨少子化、老齡化、長照不足、所得分配惡化、稅收無力提高、社福支出攀升、勞健保虧損、學用落差嚴重、創業失敗率高、薪資待遇停滯、失業率居高不下、勞工國際移動力薄弱、外來投資減少、能源供給青黃不接、空氣嚴重污染等諸多問題。但是“蔡政府”的解決方案,多半是權宜性的短期方案,少見能長治久安的擘畫。此番勝選,可能為“蔡政府”提供了錯誤訊息——“蔡政府”的財經政策受到肯定、沒有問題,則未來4年將會讓問題惡化,讓台灣步入更險峻的狀態,令人無法樂觀。
令人更為疑慮的是,兩岸關係因台灣最新民意而更趨對立,大陸會對台灣使出何種對策,難以預料。我們不敢隨便臆測,是否真會走向“武統”或類似做法,但若真的發生,那台灣經濟將萬劫不復矣。
2013年開始,在大陸競爭無往不利的臺商開始失去競爭力,臺商設廠重鎮東莞與昆山都快速萎縮,紛紛撤離大陸,這代表大陸網絡和智慧經濟興起後,逐漸將台灣製造拋到腦後。兩岸經濟已從以往互補關係進入替代關係,如何與大陸經濟共存共榮,應是“蔡政府”未來4年最艱巨的挑戰。
“庶民經濟”與庶民的生活是另一個難題。韓國瑜雖然落選,但他提出的政見仍值得“蔡政府”重視。台灣産業發展不均衡,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和中低階服務業競爭力不足,需要“蔡政府”更多協助,以免造成社會問題。“蔡政府”若能採用其精華,可以展現胸襟並精進政策,有助於解決産業失衡和所得不均問題。
選擇了兩岸對抗的政黨,未來4年台灣經濟必然是條下坡路,無論是個人或是“蔡政府”,都必須咬緊牙關、臨淵履薄方能克服險境,切莫輕忽。本文節選自台灣《中國時報》。(臺海網轉載海峽新幹線消息)
相關新聞
- 2020-01-19選舉結束後,蔡英文需要面對的經濟現實
- 2020-01-16臺報:ECFA一旦終止台灣經濟將進一步被邊緣化
- 2020-01-14周小柯:台灣經濟的出路何在
- 2020-01-10“放無薪假”創新高 台灣經濟錯失機遇滑向邊緣化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