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李政宏的“復工第一天”

17日,位於上海嘉定區的台資企業上海冠龍閥門機械有限公司正式復工。作為知名臺商,董事長李政宏也以居家辦公的方式迎來了“復工第一天”。

 

成立於1991年的冠龍閥門,是給排水閥門、工業閥門及其自動控制系統領域的知名臺企,也是眾多積極助力抗擊疫情的大陸臺企之一。在此之前,冠龍曾向武漢雷神山、火神山醫院捐贈一批閥門,李政宏也以個人名義向武漢捐款100萬元。

 

復工首日,李政宏關心的不僅僅是生産,還有員工的健康防護。因為8天前從外地返回上海、目前尚處於居家觀察期,電話、郵件和微信成了李政宏眼下主要的工作方式。

 

“前期,公司通過電話會議進行了討論,大家對在嚴格防控前提下復工表示支持。”李政宏説,為確保安全復工,公司進行了細緻的準備。

 

除外地返滬員工按規定進行14天居家觀察外,員工進入廠區需多次測量體溫,若遇身體不適須立即向生産小組負責人彙報。針對廠區、樓梯、電梯、廁所等公共區域,公司組織了清潔人員和員工定時消毒。

 

員工就餐問題也有週密安排。辦公樓內的工作人員吃的是盒飯。廠區食堂則在消毒通風的基礎上實行分批制,確保員工用餐不同桌。

 

根據各部門匯總的情況,冠龍閥門大約已有六七成員工上班。由於部分供應商尚未復工,一些物流線路受阻,産能何時完全恢復仍是“未知數”。不過在李政宏看來,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這些短期難題都會迎刃而解,公司運轉也將恢復如常。

 

事實上,作為全國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李政宏的復工第一天還有更多事要做。

 

幾天前,全國臺企聯向會員下發通知,請各地臺協引導台資企業積極配合當地政府,繼續切實做好防疫工作,努力做到安全無恙。在通知中,全國臺企聯希望有條件的台資企業經充分評估後考慮逐步恢復生産,並著手徵集臺企復工面臨的困難和希望協助解決的問題。

 

梳理各地臺協反饋,並向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尋求支持,將成為李政宏復工之初重要的工作內容。

 

“對於大陸臺企而言,疫情造成損失在所難免。期待大陸政府能出臺減稅降費等政策,實實在在地幫助臺企度過艱難時刻。”李政宏説,疫情終究會過去,春天一定會到來。對此,大陸臺商們充滿信心。新華社上海2月17日電(記者 潘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