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是我家,一起來守護”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2-27 16:12:13 | 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
陳衝、鄧平、劉迎、王源寬……這是4個普通武漢人的名字。在平時,如果你走在武漢街道上,也許會和他們擦肩而過。你也許會看到陳衝在自己的小店裏低頭給顧客做著美甲,也許會看到王源寬穿著運動服戴著耳機沿著長江邊的步行道小跑。走進街邊的小吃店,你也許會看到大汗淋漓的鄧平在灶臺前擼著袖子顛勺。過馬路時,你也許會看一眼停在路邊等紅燈的貨車,司機劉迎正取過保溫杯,喝一口茶……
武漢這座城市,就是由這樣一個個普通人組成的。平靜的日子裏,人們各幹各的,縱使相逢,亦不相識,直到新冠肺炎疫情來襲。“我的城市病了。我該怎麼辦?”陳衝站出來了,鄧平站出來了,劉迎站出來了……那些平凡普通的武漢人,一個一個站出來了。在武漢保衛戰中,他們挺身而出,冒著被病毒感染的風險,承擔起為抗疫前線運送救災物資的任務。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城市有英雄的人民。英雄的武漢人自發結成了一支支守護城市的志願者隊伍。“武漢是我家,一起來守護!”這,就是他們共同的心聲。
“我把最後一件防護服留給了醫生”
“前兩天出門運送物資遇到一個流浪漢,他戴的口罩有點破舊了。我看他挺餓的,就給他送了新的口罩還有兩包餅乾。”2月24日,武漢姑娘陳衝給我們看了一段小視頻。視頻中,戴著口罩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的她在給一位衣衫襤褸的路人遞口罩。她説:“非常時期,大家都要守望相助。”
陳衝是武漢當地一名美甲師。1月22日白天,她的小店還在照常營業,“大家都戴著口罩,也會互相量體溫。”
1月23日淩晨,武漢市發佈了“封城”的通告。“沒想到疫情這麼嚴重,我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陳衝説,“家人勸我回老家過年,覺得還是老家安全。”
就在陳衝猶豫不決時,她忽然在微信朋友圈裏看到一則關於接送醫務人員的求助信息。
“我聽説前線物資緊張,運力也不足,很多運進武漢的醫療物資需要有人跟車。”陳衝説,“我18歲就出來打工,做過服務員、商場營業員、售樓員,我什麼都能幹。疫情中的醫護人員真的很不容易。聽説能幫他們做點事,我想都沒想就答應了。”就這樣,天不怕地不怕的陳衝,加入了一支志願者隊伍,開始為戰“疫”前線運送物資。
“去了才知道,我是隊伍中唯一的女孩。大家開玩笑時都叫我‘衝哥’。”陳衝説。
第一次運送,她一夜跑了160多公里,接回了60多方(立方米)的貨物。“到了放貨的地點我就傻了。放眼看去,全是烏泱泱的車隊、人群,有救護車、私家車……幾個醫生穿著手術服就來取貨了。”
車門一開,人群涌上,大家七手八腳地往下卸物資。“那時候防護服最緊俏,哪怕一件也是寶貝。”陳衝原本給自己留了一件防護服,想著護送東西的時候穿著保護自己。“他們比我們更需要這些東西!我把最後一件防護服還是留給了醫生。”陳衝説。後來,物資供應跟上了,志願者們也領到了防護服。
陳衝告訴我們,幾天前發生了一件令她非常感動的小事。當時,她買了20斤米、3斤排骨還有一些蔬菜水果送到醫院。“是東湖醫院一位護士要的,大概300元的東西,她很忙,完全沒有空出去買。”陳衝説,物資送到後,這位護士一定要送她2個一次性口罩,“那都是她的寶貝呀,她還非要送我,我就是去跑了個腿而已!”
“送出一批物資,心情就輕鬆了幾分”
“開車出去能碰到的只有救護車了……”最近,31歲的王源寬幾乎每天都要出門,但再沒遇到長江二橋上望不到頭的車流了。
防疫期間,王源寬做起了專職司機,護送醫護人員上下班。微信群裏的朋友給他發紅包加油,他用這筆錢買了一些口罩,發給一起拉活兒的志願者。
最令他感動的是一位協和醫院的護士。
“她在發熱門診忙了四五天就被感染了,然後坐在車裏一直哭。她哭不是因為害怕。她一直説對不起她的同事們,不能跟大家一起在前線堅持。”王源寬説到這裡也哽咽了,一直控制不讓自己哭出聲,“醫院裏能上的都上了,不是在發熱門診就是在重症監護室。”
除了當司機,王源寬還當起了物資籌措人。他發動一起滑雪、跑馬拉松的朋友募集捐贈資金,尋找獲得更多防護設備的渠道。一夜之間,“我們一起戰勝新冠肺炎”公益組織成立,信息蒐集組、物資組、採購組、財務組、工作整理組隨即上線。
“大批捐贈物資抵達醫院需要一些時間,我們能做的是給他們救救急,他們缺什麼,我們就迅速找貨,3天內送到。”志願者們兵分多路,王源寬在武漢周邊找物資,然後朋友托朋友,同學找同學,從尼泊爾、韓國、日本、香港背回一些醫用防護設備,再由他負責送到醫院。
這時候,去醫院也變成了一件危險的事。
“我經常跑馬拉松,身體好,即使感染了,也能挺得過去。”去醫院送物資時,王源寬總這麼跟自己説,“就是不能再讓醫護人員感染了,要是醫護人員都感染了,那防線就垮了。”
王源寬覺得,在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給了他無懼前行的力量,“送出一批物資,心情就輕鬆了幾分。”
王源寬説,等疫情結束了,他還要在武漢跑馬拉松。“春天的武漢可美了。”
“醫護人員需要我,武漢需要我”
“孩子跟她奶奶告狀,説爸爸最近天天出去,要挨批評。”志願者劉迎説。疫情來了,劉迎5歲的女兒也知道不能出門。但隔天聽説爸爸去送醫生,就問爸爸:“你是不是送醫生去啦?”劉迎説:“是的,爸爸送醫生去打病毒,等把病毒打完了,爸爸就能帶你出去玩了。”
劉迎是武漢的卡車司機,自己有臺半挂重卡車,平時靠它拉活養家。疫情爆發後,他開始用卡車為一線醫護人員運送救援物資。
大年初二下午,劉迎等4個人在距離仙桃東收費站一公里的位置接到了他們要運送的第一批物資。全部裝車後,已經是第二天淩晨了。淩晨2時,劉迎的重卡載著口罩、防護服和護目鏡抵達武漢北收費站。這裡有7台私家車和2台120急救車等著他。“這批物資是定點捐贈的,我負責拉回來,他們負責送到同濟、協和醫院。”劉迎説。
大年初五和初六,接到建設方艙醫院的消息後,劉迎又開著他的卡車跑去孝感忙起了轉運病床的活。“其實我也很害怕,家裏還有孩子和兩個老人,要是連累家人被感染就糟糕了。”劉迎説,“可是與疫情抗爭不光是醫生和護士的事呀!大家得有力出力,才能早點戰勝疫情!”
“我現在回家都自己待著,不讓女兒到跟前來,讓我爸媽跟孩子待在一起。”劉迎説。談起志願運輸的事,這個奔四的武漢漢子堅定地説:“這一個月來,我一天都沒有停過,就是想通過自己努力,讓別人能夠感受到一絲溫暖。醫護人員需要我,武漢需要我。”
“再難,也要讓醫生們吃上一口熱飯”
“再等我幾分鐘好嗎?手頭還有活兒。” 鄧平很忙,哪怕深夜採訪他,也能聽到電話那頭馬路上的車聲。
38歲的鄧平以前是位廚師,現在是武漢一家餐飲品牌分店的店長。
“我現在就給醫院送送飯,其他忙也幫不上。”但其實,鄧平是武漢最早一批義務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司機之一。“有醫生坐我車聊起來説吃飯不方便。”鄧平一合計,自己可以給他們送飯呀,“當司機沒有當廚子熟練,我做飯還是不錯的。”
“我把給醫生送飯的事跟公司説了,大家也很支持。”鄧平説,從1月26日至今,早6時到晚22時,他和志願者夥伴每天風雨無阻給醫院送飯。
這批志願者每天要給醫生們送1000份飯菜。鄧平專門在飯菜里加鈣粉,用來增強醫護人員的抵抗力。“得讓他們吃好,他們太辛苦了,不能讓他們生病。”鄧平説。
其實,鄧平的生活並不闊綽。1999年,鄧平因煤氣中毒被送往醫院,經過醫生們兩天兩夜搶救,他才保住了性命。
“我命都是醫生給的,送飯這點事兒算啥!醫生們還跟我鞠躬,他們都是好人,這份情我今生難忘。”鄧平説,“再難,也要讓醫生們吃上一口熱飯。”
相關新聞
- 2020-02-27謝謝你,每個人
- 2020-02-21湖北:給予特殊困難群體生活物資救助
- 2020-02-25“Tony老師”深入抗疫一線:“剪短頭髮,有個好彩頭!”
- 2020-02-26今天,你看到這張照片了嗎?
新聞推薦
- 兩岸産業交流對接系列活動在江蘇舉辦2024-11-22
- 事關中國和東盟 這個論壇首次“亮相”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24-11-22
- 中國同巴西、南非、非盟共同發起開放科學國際合作倡議2024-11-22
- 【圖解】從多個“首次”看中國經濟企穩回升2024-11-21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在蘇州舉辦臺商座談會2024-11-21
- 台北多輛公交車登出大幅廣告 要求廢除2019版課綱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