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鼓吹“兩岸趁疫脫鉤”害臺不淺

台灣綠營近日頻傳“趁疫情跟大陸脫鉤”噪音,民進黨當局也以連串動作阻撓兩岸經貿交流。島內有識之士指出,民進黨當局“趁疫打劫”必將反傷自身,尤其想跟大陸“經濟脫鉤”更無異於“經濟自殺”,直接傷害台灣人民利益福祉。

 

有人視災難為良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迅速暫停兩岸“小三通”和兩岸海運客輪“大三通”,航空也只剩北京、上海、廈門、成都等幾條航線。島內輿論指出,這已導致兩岸交流大為萎縮,“相關行業哀鴻遍野”。

 

但有綠營媒體卻將災難視為“天降良機”。《自由時報》竟發表社論稱,民進黨當局應該“把握”這次“形同停止三通”的“難得機會”,作為對台灣的“承受力測試”,也是將來兩岸“攤牌”時的“可貴資料”與“精神支撐”。

 

民進黨一貫主張台灣經濟遠離大陸,在野時便不斷攻擊馬英九當局讓“台灣經濟過度依賴大陸”。兩岸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時,民進黨污稱其將令台灣至少400萬人失業,並讓“台灣男人沒工作,女人找不到老公”。

 

民進黨二次上臺後,蔡英文大張旗鼓推行“經濟新南向”,其基本目的就是要讓台灣經濟脫離大陸而轉向東南亞國家。中美發生貿易摩擦時,民進黨當局迫不及待地下令企業停止進口大陸原物料,對大陸售臺鋼鐵産品等展開反補貼與反傾銷調查。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民進黨當局除了暫停“小三通”等大動作外,還有較隱蔽的小動作。比如,民進黨當局下令凡標識“中國台灣”的電信終端設備如手機、平板電腦等,包括硬體與軟體,均不得在島內銷售,直接導致華為、小米等在島內擁有眾多粉絲的品牌在臺無法銷售。

 

從民進黨的一貫表現看,綠媒所謂的“趁疫脫鉤”“天降良機”,正反映了民進黨當局不敢宣之於口的鬼胎。

 

“脫鉤”等於“經濟自殺”

 

台灣是外向型經濟體,大陸是台灣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是台灣最大、最對口的市場,也是水土最合的發展腹地。然而,民進黨當局卻堅持要讓台灣産品捨近求遠另尋出路,要台灣企業不許用大陸原物料,要大陸資金和産品不許進台灣,讓臺商去東南亞討生活。這種逆經濟規律而動的政策和思維,令島內有識之士深表憂心。

 

中國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辦公室近日表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台灣有人企圖趁機讓各種製造業的供應鏈與大陸趁機脫鉤,有人甚至以安全隱患為由,意圖操作與大陸産業鏈脫鉤斷鏈,但當前兩岸貿易依存度高達41.2%,台灣每年對大陸貿易順差達800億美元,台灣經濟發展無法自外于大陸。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表示,民進黨當局提出“新南向政策”已經4年多,但兩岸經貿往來持續高位運行,台灣對大陸出口占整體出口4成左右,而台灣與東南亞經貿往來並未明顯增長,大陸與東南亞經貿聯繫則日益緊密。事實證明,經濟發展、經貿往來有客觀規律,不會被政治考量左右。台灣的要素資源稟賦決定經濟發展必然與大陸緊密聯結,試圖與大陸“脫鉤”是“瘋狂而危險”的。

 

台灣“國政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謝志傳直言,台灣的貿易盈餘來自大陸,台灣中藥九成來自大陸,汽車零組件來自大陸,怎可能切斷?就算是美國、日本與韓國,都無法跟中國大陸切割,這就是全球化的産業分工。綠營喜歡把門關起來坐井觀天,以為地球只有一個台灣,喊“兩岸經濟脫鉤”者只印證了那句“人一綠,腦就殘”。

 

“會把民眾福祉拖下水”

 

過去10多年來,事實已一再證明民進黨“遠大陸”的經濟理論是何等荒謬無稽。以ECFA為例,截至2019年6月底,僅ECFA貨物貿易早期收穫産品,大陸對臺累計減免關稅就超過375億元人民幣。本來,ECFA早期收穫計劃的降稅安排與開放措施僅佔兩岸貿易與市場開放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大紅利還在後頭,但民進黨2014年發動強力杯葛令ECFA後續服務貿易協定簽署未能生效、貨貿協議商談被迫中斷,致使ECFA無法惠及更多台灣同胞。

 

民進黨當局上臺後,推行“經濟新南向”屢屢碰壁,乞求與美國簽署FTA一再落空,拒絕“一帶一路”坐失良機,樁樁件件重傷台灣競爭力。而今,綠營和民進黨當局不但不反省,還要變本加厲謀求跟大陸“經濟脫鉤”,難怪會被島內有識之士痛斥“不作不會死”了。

 

針對綠營蠢動的“兩岸趁疫脫鉤”言行,台灣《中國時報》社論批駁道,一來疫情屬短期因素,要廠商為此遷移並無道理;二則疫情已在歐美擴散,“台獨”基本教義派是不是該鼓吹“與歐美脫鉤”?大陸角色難以替代,台灣經濟“保2”還得靠大陸的成長,錯誤又無知的“脫鉤論”真的不要再唱了。

 

台灣《旺報》評論認為,這次疫情讓大陸經濟對全球的影響力更加凸顯,台灣經濟的改善和出路只能主要依賴大陸市場。疫情期間民進黨當局如何處理兩岸關係,會直接影響兩岸的經貿及人員往來,影響台灣經濟民生。兩岸不破冰,疫情過後台灣經濟形勢一定更嚴峻。

 

香港“中評社”評論説,民進黨當局此刻加大力度推動兩岸政治、經濟脫鉤,無異於對自身經濟補上一刀。而隨著兩岸關係愈趨緊張,大陸被迫作出反應的可能性正在增大,ECFA今年到期後是中止或廢除,主動權在大陸手裏。評論指出,現實地看,台灣經濟並未準備好兩岸脫鉤,也承受不起兩岸脫鉤。“‘台獨’勢力非要嘗一下兩岸脫鉤的滋味,最終會將台灣民眾的整體福祉拖下水。”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所長張冠華指出,大陸較好控制住了疫情,經濟逐步復蘇,加上市場龐大,臺商會進一步紮根大陸,台灣經濟對大陸的依賴會有增無減。大陸新經濟迅速發展,5G衍生的龐大産業鏈帶來巨大機遇,為兩岸合作提供廣闊空間。民進黨當局阻礙兩岸正常經濟聯繫,截斷經濟活水,與市場導向相違背,將會自食其果,付出不菲代價。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