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送口罩送到自己心慌

海峽飛虹消息(記者 馬曉葉):民進黨當局把抗擊疫情當政治大搞“口罩外交”,這是有目共睹的。可笑的是,近段時間以來,“口罩外交”沒能如民進黨當局所願贏得讚聲連連,而是在德國、芬蘭等國頻頻遇冷,尤其是在援助巴拉圭時,引起了臺媒一片恐慌,紛紛驚呼巴拉圭方面的表態恐怕令巴拉圭與台灣的“友邦”關係有變!送口罩送出了反效應,民進黨當局心慌了。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民進黨當局煞費苦心,腦洞大開,玩起了“口罩外交”,而且一直自我“感覺不錯”,努力向島內民眾渲染“某某人、某某國已經表示感謝台灣”,但是這些努力既沒有聚到人氣,也沒有贏得掌聲。當局不高興了,當局豢養的網軍就大打出手,多次“討伐”,火力全開,不惜抹黑世衛組織,以至於貽笑天下,讓大家對民進黨當局搞“口罩外交”的真實面目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台灣中時電子報報道説,國民黨“立委”吳斯懷22日透露,台灣向“邦交國”巴拉圭援助口罩,巴國議員卻認為台灣只送10萬個口罩太少,巴國不如找中國大陸求援。台灣聯合報23日報道説,台灣近期捐給越南30萬隻口罩,越南卻早在4月初就捐給了歐洲55萬隻口罩。報道説,當局這樣做,其實只是在幫助越南搞“口罩外交”,對此,當局真應該反思。

 

席捲全球的疫情當前,口罩,這個實用又重要的防疫物資,被民進黨當局貼上了政治標簽。當局置島內民眾、包括軍隊官兵的生命安全于不顧,也要期望通過送口罩來實現政治願景。可是,口罩是防疫物資,只會保護人們免受病毒侵害。它不是政客們的使者,無法幫助民進黨當局實現政治目的。派口罩當使者,目的達不到,還會“翻船撞車”。難怪臺媒點評説,在口罩問題上,民進黨當局不缺政治口水,缺的是人道主義。

 

可見,民進黨當局是該著慌了,因為出發點就錯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