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北漂”女孩:戰疫進行時,我毅然決定回北京!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4-30 22:30:00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 |
經歷了改簽、退票和航班取消等一系列的磨難後,四月初,在台灣高雄家裏待了三個月的我再次購買了機票,準備回北京。
台灣很多親朋好友都問我,疫情當下,為什麼一定要急著回北京?待在台灣不好嗎?要不要回台灣發展啊?種種聲音,縈繞在耳邊好一段時間了,我甚至也在問自己,真的下定決心回北京繼續工作和生活了嗎?離出發的日子越近,我心中的問號也更多。疫情之下,北京對境外人員的回京防控措施如何?現在回北京,我需要準備些什麼?我會被安排到哪集中隔離?隔離的酒店環境怎麼樣?等等,這些都讓我惴惴不安。
直到有一天,微信群裏有夥伴分享一則貼文後,我心中的焦慮終於緩解了。貼文清楚地介紹了出發前、搭飛機期間以及下飛機後的情況和需要準備的東西。仔細讀完後,我對自己這次的回京之行充滿了期待。我懷著愉快的心情開始整理行囊。我默默地對自己説:北京,我就要回來了!我發現,我這一次的出發,就像三年前準備到中國人民大學當交換生的時候一樣,興奮無比。其實,這次離開北京,僅僅三個月而已。
出發的前幾天,爸爸拿出了幫我準備的兩套防護服、護目鏡和N95口罩,媽媽捧出了幫我準備了手套、鞋套以及各種藥品、零食等。他們千叮嚀萬囑咐,都是為了我能安全地回到北京。
進入酒店的人員必須經過消毒(張簡竹芯 攝)
登機前,我穿上防護服,換上新口罩,戴上護目鏡,一切動作看起來很專業,人也很帥氣。但是,只有我自己知道,這種打扮讓我真的好熱、好不舒服。我努力堅持著,直到抵達北京隔離觀察的酒店。一路走來的時間有點長,這讓我更體會到了抗擊疫情的所有醫護人員的不容易。北京到了,我下了飛機。經過資料填寫、身體健康諮詢、旅遊史諮詢等等,我來到了用於集中隔離觀察的北京市順義區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酒店的整體環境和服務都很好,跟爸爸媽媽視頻彙報情況後,他們終於從當初的擔憂變成了放心。
用於集中隔離觀察的酒店房間(張簡竹芯 攝)
酒店提供的基本生活用品(張簡竹芯 攝)
酒店中擺放著用於消毒的用品(張簡竹芯 攝)
回到北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一定要有獨立的思考,千萬不要讓單一渠道的信息影響自身的心情,尤其是在特殊而且艱難的時期,多方攝取信息,並且保持客觀的態度看待,事情就沒有想像的那麼嚴重。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很多計劃,也打亂了我原本的生活方式。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想,正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突破固有的生活模式。在島內聽到有聲音説,嚴重的疫情已經影響了大陸整體經濟,接下來的大環境肯定會更加困難。我想用我的親眼所見、親身經歷回答島內的那種聲音,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大陸同胞有著強大的凝聚力和行動力,他們上下同心,集中力量辦大事。在他們面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酒店提供的餐食(張簡竹芯 攝)
我工作的單位就是很好的例子。疫情不僅沒有太大地影響我所在的公司發展,反而推動了“互聯網+”、“物聯網”等新業態的跳躍式發展,這讓台灣很多人讚嘆大陸互聯網線上行業的發展水準。疫情影響了人們線下的生産和生活方式,可是我們轉到線上依然保持著生産生活的節奏,快遞、外賣、居家辦公、互聯網上課,這讓島內的家人與朋友充滿了驚訝。沒錯,我就是居家在線辦公,正常參加會議、處理合同文件、提案等等,絲毫沒有影響工作進度,也沒給工作夥伴拖後腿。 還有,在疫情防控方面,大陸號召大家共克時艱。應該説,這種態度和許多實際的解決辦法,確實值得其他國家和地區借鑒與學習。
因為疫情,我有機會靜下來思考。與我而言,這是一種成長。如今,疫情漸穩,最困難的時候終將過去,我們終要恢復正常的生活。我禁不住內心的激動,暗暗對自己説:加油,中國!我們肯定行!
新聞推薦
- 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赴廣東、福建看望慰問臺商臺胞2025-01-24
- 活力2025:兩岸經濟交流繪新卷,融合發展踏新程2025-01-24
- 氛圍感拉滿 這些“年味兒”新體驗已是next level2025-01-24
- 記者手記:特朗普2.0——一段“顛簸”之旅開啟2025-01-24
- 亞冬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名單公佈 谷愛淩、徐夢桃等在列2025-01-24
- 達沃斯論壇與會人士看好中國經濟前景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