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台獨”與“武統”,兩岸之間更多的是這些溫暖和正能量

不只有“台獨”與“武統”,兩岸之間更多的是這些溫暖和正能量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兩岸關係每況愈下。大陸學者胡勇在台灣“中時電子報”發文指出,每日翻開報紙或點擊網路,看到的信息直讓人心情鬱結。難道兩岸之間只剩下“台獨”與“武統”的終極對決嗎?當前兩岸關係動蕩不安,卻並非脆弱不堪,我們不能被劍拔弩張的表像一葉障目,而應當留心更多積極面,累積更多正能量。

 

胡勇指出,首先,在這個變動不居、人心浮躁、資訊轟炸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自以為是或虛張聲勢的民粹言論俯拾皆是。其次,不負責任的民粹言論往往能踩到民眾的“痛點”或“爽點”,故大行其道,但終究只是一廂情願。綠色民粹極盡聳人聽聞之能事,試圖讓島內普通民眾相信台灣才是世界的中心,是大陸一門心思要“犯臺”。事實上,台灣不是世界的中心,台灣問題固然攸關大陸的核心利益,但大陸決不會只圍著台灣團團轉。尤其當下防止疫情輸入或反彈以及加快復工是大陸的頭等大事,根本無暇與夜郎自大的綠色鄉民一較短長。

 

再次,一些鍵盤俠固然可以活在自己的快意恩仇裏,但多數民眾要面對並不輕鬆的現實生活。正如台灣《旺報》一篇社評所言,“對於兩岸社會裏最基層的民眾而言,兩岸關係並不是‘統獨’之爭,也不是戰略博弈,更不是打打殺殺,而是旅館業的一晚住宿、遊覽車的一次接待、陸配的一個陳情、臺商的一筆訂單。”

 

這些日常生活的政治決定了儘管台灣社會“反中”民粹甚囂塵上,但島內藍綠白主政的縣市都在小心翼翼維護兩岸交流合作的現狀。大陸在疫情期間也不遺餘力服務台胞臺企,踐行融合發展的政策和“兩岸一家親”的理念。這些實實在在的工作構成了兩岸關係的基本面,兩岸關係需要更多正能量,很多人在默默努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