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竹為媒 “台資農業企業家專家服務基層面對面”走進宜賓

以竹為媒 “台資農業企業家專家服務基層面對面”走進宜賓 

 

台資農企負責人、專家了解胡壩村竹産業基地發展情況(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辦)

 

5月7日,“台資農業企業家專家服務基層面對面——川南行”活動來到第二站——四川宜賓市。

 

宜賓是四川重要的特色效益農産品基地,竹産業面積居全省第一位,以竹為媒,也促成了不少以筍用竹産業為代表的川臺農業合作成果。

 

剛來到位於翠屏區李莊鎮的高橋竹村,台資農企負責人、專家之一的林琳就被琳琅滿目的竹工藝品吸引,盛讚胎瓷竹編工藝品精湛的做工:“這裡的文創做得非常好,可以通過這些展示更多了解當地特色竹文化。”

 

而對台灣農業專家詹富翔來説,品竹心茶讓他更真切感受到了高橋竹村鄉村振興的喜人成果,“有苦味,但不澀口,入口很舒服,這個是好茶,我給它按讚”,他認為如果台灣引進竹心茶,一定會受歡迎。

 

無論是胎瓷竹編、竹心茶,還是竹創意技能大師創作的竹文創産品,竹村在農旅融合上的做法讓台資農企負責人和專家感到驚艷。“農旅融合,‘農’字當頭,不僅僅關注農業生産,還要通過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實現農創,這樣才能更好助推以旅遊業為代表的三産”,詹富翔表示,他對竹村採用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企業合作方式,打造集觀竹、賞竹、品竹為一體的竹特色農旅融合鄉村振興示範村的做法高度認可,“這是一個完整的産業發展思維,當地人既是村民又是股東,既可以自己經營農家樂,又可以參與公司運營,收入提升,生活也有了明顯改善”。

 

在宋家鎮胡壩村竹産業基地,3000余畝的雷竹林讓林琳心動,“我們公司在成都蒲江縣明月村也有個雷竹基地。胡壩村的雷竹産業剛起步3年,未來可以來這裡發展竹産業,或者作為公司筍類固定原料收購點”,她還建議在胡壩村配套一個竹文化博物館,再創建一個研發中心,“要走科技農業發展路子,才能走長遠”。

 

“網紅景點要一直變化,需要有內容支撐,遊客來了看什麼、玩什麼?”交談中,中延榕珍菌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徐健哲以自己在海外看到的竹帳篷為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在與基層一線務農人員面對面交流時,台灣農業專家詹富翔分享了酵素農法實踐經驗和自己對鄉村振興的看法和體會,他説,“鄉村振興有三要素——亮點、看點和賣點。核心技術是亮點,特色農産品的産業化、規模化是看點,賣點就是‘以質取勝’帶來的經濟效應”。

 

當地家庭農場主張正明感慨良多:“真的受益匪淺!我的家庭農場基本實現了一二三産融合,但聽了台灣專家用現代農業生物技術進行土壤改良等的經驗做法,發現自己對現代精緻農業的認識還存在不少盲點,下來會仔細琢磨,在細微處下功夫,也會試著去實踐下酵素農法,看看效果,希望能進一步降低生産成本”。針對自家農場常存在的油污池難以處理的問題,詹富翔坦言目前暫時未找到分解油脂類的生物菌種,他與張正明現場約定“等有了這樣的酵素我第一時間微信通知你”。

 

以活動為橋梁,台灣農業企業家、專家帶來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種養殖技術等,對宜賓現代農業和鄉村振興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借鑒機會。宜賓臺辦負責人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動開展,在兩地農業合作上取得新突破。

 

據了解,近年來川臺農業合作勢頭強勁,合作項目近300個,有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2個,省級“川臺農業合作示範基地”20個,在現代農業産業方面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此次受邀的在川台資農企負責人、專家所在企業均為優質台資農業企業,在吸納村民就業、提供技術服務、提升種養殖收益等方面具有先進理念與豐富實踐經驗。(中國台灣網、四川省臺辦聯合報道)中國台灣網5月9日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