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評兩會丨這部厚重的民法典草案 解讀它離不開這五點

民法典草案進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程式,這部真正屬於中國人民的《民法典》離我們不遠了。它是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第一部超過1000條的法律;第一部超過10萬字的法律。對於這樣一部厚重的民法典草案,從以下五個方面,會看得更清楚。

 

第一是它的體系性。民法典編纂不是重新制定、另起爐灶,它也不是把過去大量的民事單行法、民事規範等進行簡單彙編。它是一個體系化的整合過程。民法典編纂當中的“纂”和“典”本身就是體系化的要求。民事法律體系化是我國法律體系化的重要一步,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了重要制度基礎。

 

第二個是它的人民性。民法典的核心就是“民”,它是為民立法,突出民的權利。我們要構建人民的權利大廈,包括人格權、身份權、物權、債權、知識産權、股權等等。這次民法典編纂一個突出亮點就是特別強調人民的權利保護。不僅豐富了民事權利類型,比如説增加了居住權、隱私權,同時還對沒有上升為權利的有些利益進行保護,比如説個人信息、聲音——草案明確規定對自然人聲音的保護,參照適用肖像權保護的有關規定。民法典草案通過降低業主大會決策門檻、規定夫妻債務“共債共簽”及禁止性騷擾等真正回應了人民關切和心聲。

 

第三是它的繼承性。民法典編纂要繼承中華文化的優秀成果,要繼承民法自身積澱的優秀成果。民法是一個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領域。它從羅馬法發端,經過《法國民法典》、《德國民法典》,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民法典》。經過長期積澱,我們的民法成果是非常豐厚的。這次民法典編纂要繼受民法的優秀成果,還要繼受民法研究的豐富成果,尤其是我們中國學者改革開放40多年來積累的大量優秀民法研究成果。民法典編纂還要吸收我們過去豐富的民事立法和司法實踐經驗。所以説民法典編纂的繼承性特點也非常突出。

 

第四是它的時代性。我們的時代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所以在民法典編纂中要對信息相關的內容進行規範,比如完善了電子合同的制定,比如增加了互聯網侵權等內容。我們這個時代還是一個生態文明的時代,生態保護在民法典編纂中體現得非常明顯。在民法的原則當中,首次增加了綠色原則,這是世界上各國《民法典》都沒有的原則。我們不僅在原則當中體現了綠色,還在具體規定當中進一步增強了對於生態的保護。比如説合同履行特別要求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對破壞生態的行為增加規定了懲罰性賠償……這都是生態文明的要求,所以時代性特點也非常突出。

 

第五是它的開放性。民法典草案現在有1260條,這個體量已經夠大了,但是仍然不能滿足豐富多彩的民事生活的需要。我們的改革還在深化,比如農村宅基地改革;我們的實踐還在豐富,比如大數據、人工智能,所以説民法典編纂不可能是一勞永逸的,也不可能是一個封閉的狀態。它要為未來的改革留下空間,為未來的進一步發展留下空間,所以要為別的法律的制定留下介面。它的開放性特點也非常突出。

 

再過幾天《民法典》就要誕生。我們這一代人非常有幸,能夠見證這部偉大的《民法典》的誕生,共同期待吧!

 

(視頻 / 文 中央黨校 國家行政學院政法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