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賬,“錢袋子”緊了,怎麼精打細算?民生支出增加 惠企惠民、減稅降費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5-25 15:39:18 | 來源: 央視網 |
央視網消息:2020年,既有決戰脫貧攻堅的硬任務,又有疫情衝擊下保就業穩民生的硬需求,還要為實體經濟減負,擴內需、促創新、補短板……每項工作都不容有失,錢花到哪去?怎麼花好?特殊之年,這些都是打理好“國家賬本”的必答題。我們一起翻開財政預算報告,算算賬。
受疫情衝擊,今年以來,我國財政收入增速放緩。今年全國一般預算收入預計略高於18萬億元,支出預計將達到24.78萬億元,一收一支當中,支出比收入多了6.7萬億元的資金。為了應對財政收支的壓力,2020年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有為,有“加法”也有“減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增加的兩個“1萬億元”。
兩個“1萬億元” 有何特殊深意?
根據2020年預算報告,今年,財政部建議將我國的赤字率提高到3.6%以上,比去年提高0.8個百分點,這就增加了1萬億元的財政資金。不僅如此,今年我國還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規模達到1萬億元。兩個“1萬億元”,正是對衝經濟社會風險,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的體現。
有了資金來源,錢要往哪花?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説,兩個“1萬億元”全部轉給地方。而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於地方公共衛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預算對民生投入仍在做加法。2020年,中央財政預計安排就業補助資金539億元。對地方教育領域的轉移支付全面提高,城鄉義務教育補助經費增長8.3%,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增長11.8%。健康方面,將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5元,新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財政補助經費全部用於城鄉社區。 “
錢袋子”緊了,怎麼精打細算?
民生支出增加,中央政府部門則帶頭過緊日子,今年中央財政本級支出下降0.2%,其中非急需非剛性支出壓減50%以上。
“減”還指的是惠企惠民、減稅降費。根據預算報告,今年全年預計為企業新增減負超2.5萬億元。
相關新聞
- 2020-05-256000億資金直撥市縣!中央出大招緩解基層財政困難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