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邊發現大型古墓群 出土文物2000余件
編輯: 張旭 | 時間: 2020-05-27 10:01:59 | 來源: 新華網 |
黃河邊大型古墓群出土的秦漢時期的帶釉陶瓷(5月23日攝)。李麗靜 攝
記者從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該所文物考古工作者在黃河邊發現大型古墓群,共有多個時期墓葬600多座,出土文物2000余件。
黃河邊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組青銅材質的筆帽(5月22日攝)。李麗靜 攝
三門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鄭立超介紹説,這個古墓群位於三門峽市湖濱區後川村,北距黃河約500米。從2017年10月起,他們配合棚戶區改造項目,對這個位置進行了3次考古勘探發掘,勘探面積3.76萬平方米,發現多個時期墓葬600多座。這些墓葬主要集中在秦漢、唐宋和明清時期,尤以秦漢時期墓葬為多,有近300座。
黃河邊大型古墓群出土的一個帶銘文的青銅器(5月23日攝)。李麗靜 攝
目前,文物考古工作者已經發掘墓葬602座,出土陶器、銅器、鐵器、金銀玉器、瓷器、石器、骨蚌器等各類器物逾2000件套(枚),其中不乏鵝首曲頸壺、玉劍具、鑲玉銅帶鉤以及有銘銅器等一批造型獨特、製作精美,有較高歷史價值與藝術價值的稀有隨葬品。在秦漢時期隨葬品上,有“陜亭”“陜市”的戳印;在唐宋金元時期的墓誌中,有關於陜州的直接記載。
黃河邊大型古墓群出土的秦漢時期的帶釉陶瓷(5月23日攝)。李麗靜 攝
專家認為,這些墓葬排列較為有序,同時期墓葬相互之間很少有打破關係。墓葬群離陜州故城較近,應該是歷代陜州城的集中墓區。並表示,這個大型古墓群的發現與挖掘,揭示了隨著政治中心的轉移,三門峽地區逐步由興盛走向衰落的過程;大量秦人墓葬和西漢墓葬的發掘,為三門峽地區墓葬演變提供了十分寶貴的資料。(李麗靜)
標簽: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