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小榛子 兩種好滋味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0-06-04 12:38:09 | 來源: 人民日報 |
長興村的榛子林讓曾經的荒山披上綠裝。
富林鎮三寶村,榛子大戶鄭民伕妻迎來榛果大豐收。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一顆榛子能改變什麼?在位於小興安嶺南麓的黑龍江省通河縣長興村,榛子既讓荒山披上了綠裝,又讓農戶找到了增收途徑。
從“風吹石頭滿地跑”到如今山上綠意蔥蘢,通過種榛子、套種中草藥、發展生態旅遊,長興村山上的榛子樹成了村民眼中的“綠色銀行”。
黑龍江省通河縣富林鎮,田間地頭,農民三三兩兩忙著農事。長興村的朱長生是長生榛子合作社的負責人,正和大夥兒一道給榛子樹修枝理幹。
“七山半水一分田,分半濕地和草原。”通河縣地處小興安嶺南麓,松花江中游北岸,森林覆蓋率達74.6%。
從2016年開始,長興村在縣裏支持下,發展榛子種植,如今全村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000畝。
以前“起陣風就得吃口土”,如今榛子樹上果實壓彎了枝頭
長興村種榛子,最早是從三寶村取的經。
“春來沙塵不見少,風吹石頭滿地跑。”富林鎮三寶村村民鄭民有一片230多畝的坡耕地,早年間種玉米,到了春耕時節,得把自己包裹嚴實才敢下地播種。
“起陣風就得吃口土,上個山給自己整得埋埋汰汰。”鄭民説。
2009年,腦筋活泛的鄭民從遼寧引進人工培育的榛子苗,栽滿了自家這片山頭。到第四年,鄭民種下的榛子樹上,果實壓彎了枝頭。看到效益的村民跟著學起來。
2015年,通河縣決定把大果榛子産業作為立縣富民支柱産業,示範推廣種植。
“通河的黑鈣土肥沃,氣候寒熱適宜,自然條件適合榛子生長,全縣僅野生平榛就有30多萬畝。”通河縣委副書記姜洪斌説。
“全縣森林覆蓋率雖然高達74.6%,但仍有42萬公頃的林間地和坡耕地,推廣榛子種植,既能推動農民增收,又改善了生態環境品質。”姜洪斌告訴記者。
富林鎮分三批組織其他村到三寶村考察鄭民的榛子林,長興村村支書王俊福還記得第一次去考察時的情景。
“一畝地能栽80棵榛子樹,平均一棵樹能産乾果5斤,按照20元/斤的價格保守來算,畝均效益也在8000元左右。”王俊福説。
一本細賬算下來,王俊福眼前一亮,説動朱長生和20多戶村民,成立合作社,承包下村裏300畝五荒地,全部栽上了果大、豐産、出仁率高的大果榛子。
“去年第一年挂果,不能讓果子結太多,否則影響榛子樹生長,全村只收了6000多斤乾果,賣了18萬元。今年豐産後大概能收4萬斤左右。”王俊福説。
“當初為了種榛子,我不光掏空了20多萬元的家底,還向信用社貸款10萬元。”王俊福説,“承包土地種榛子,前期投入大、獲得收益慢,這也是一開始許多村民猶豫不決的原因。”
利用好退耕還林地,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實現經濟生態雙贏
為了提高村民的積極性,通河縣出臺了一系列舉措。在達到一定榛子種植畝數之後,縣裏會牽頭為榛農修路、接電纜、圍護欄,工程費用政府出大頭。縣裏請來的農技專家,電話號碼告知到每一個榛農,加了微信一對一答疑。有了這些支持,王俊福們的後顧之憂消除了,種植品質也提上來了。如今全村種植面積已經達到2000畝。
“種植榛子,需要重點解決好資金、土地、技術三大難題。”通河縣榛子産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李國威説。
錢從哪來?通河縣將榛子林納入三北防護林工程,在享受國家每畝補貼500元的基礎上,縣級財政再補貼300元,目前已累計投入政策扶持資金1.6億元。“縣政府對規模200畝以上種植地塊通路、通水、通電,榛子林種到哪,配套設施就跟到哪。”李國威説。
為了解決榛子種植前三年只有投入、沒有回報的問題,通河縣積極探索“以短養長、一地多用”模式,利用樹苗4米間距開展間種套養。縣裏引進的藥材加工企業還和村民簽訂了蒲公英收購合同。
地從哪出?利用好退耕還林地,向荒山荒地要效益。原來有些退耕還林地和五荒地,被開墾出來種玉米,收益不高還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整治後,再通過土地流轉種植榛子,實現了經濟和生態雙重效益。
技從哪學?“榛子怎麼剪枝、怎麼施葉面肥都是學問,為了讓鄉親們少走彎路,去年我和縣榛子辦一起,把從栽種到摘果的每一步都拍成照片,再配上文字説明,裝訂成冊發給每一戶榛農。”最先嘗試榛子種植的鄭民已成為縣裏有名的土專家。
遼寧省經濟林研究所還在通河縣成立了分所。當地聘請百餘人專家團隊,為大果榛子栽植、管護、病防、撫育等,提供全過程全方位技術服務,定期舉辦大果榛子培訓班。
長興村的村民們發現,住了幾十年的村莊,變得愈發美了
一場山雨過後,清風陣陣襲來,山上綠意蔥蘢。55歲的長興村村民吳明利特別喜歡雨後到榛子林裏溜達,“以前這山坡地雨天泥水四處淌,改種榛子後,小雨不見水,大雨清水流。”
新修的道路,規劃有序的平房,房前種著一排榛子樹,遠處青山環繞……這幾年,長興村村民發現,住了幾十年的村莊變得愈發美了。
每到金秋時節,不少慕名而來的遊客進山賞秋,30元一斤的大榛子,現摘現賣,供不應求。今年,王俊福和一些村民正在尋思,打算改造幾家有特色的民宿。“這樣明年榛子採摘節我們就能留住客人,提供更好的旅遊體驗。”王俊福説。
據統計,2019年底,長興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7萬元,比2016年提高了近4000元。眼下,長興村的100多戶榛農中,迎來豐果期的還是少數,但是榛農通過林下套種中草藥、瓜果等經濟作物,以短養長,也能增加收入。
日前,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發《關於下達農業農村及新型城鎮化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的通知》,確定了農業農村及新型城鎮化領域標準化試點示範項目128項,通河縣大榛子産業是其中之一。現在,通河縣已有6800余戶農戶加入榛子種植行列,榛子人工種植面積從2016年的2萬畝發展到如今的20多萬畝,約佔全國人工種植面積的1/6。
相關新聞
- 2020-05-291至4月份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新簽約項目40個 投資金額達到542.65億元
- 2020-03-17黑龍江出臺14項支持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政策意見 投放100億元穩企穩崗資金
- 2020-06-01侗族“織娘”楊成蘭的布藝扶貧
- 2019-09-03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深哈兩地合作 探索“飛地經濟”模式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