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挺臺”花招“多而乏力”

近段時期,美國深陷疫情泥淖,同時國內爆發重大抗議騷亂,特朗普政府面臨著執政以來前所未有的壓力。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妄圖轉移內部焦點、甩鍋推責給中國,借“台灣牌”轉嫁壓力的圖謀更加凸顯,“以臺遏華”的行徑也更加赤裸。主要表現為:一是升高與臺互動層級。美國加強同民進黨當局發展實質關係,在所謂官方互動方面試圖破格越線。在前不久蔡英文就職時,美國以國務卿名義向蔡致賀詞,明顯越界。

 

二是從幕後更加轉向臺前。過去美國“挺臺”一般扮演“幕後導演”的角色,主要通過各種指令,讓民進黨當局衝在同中國大陸對抗的第一線。隨著這招逐漸無力,以及焦慮感上升,美國現在更多跳到臺前,主動在臺海加大介入干涉力度,尤其是在軍事介入方面更加明顯。

 

三是拉攏更多“小夥伴”來“挺臺”。美國原本以為憑一己之力,利用台灣就能實現牽制中國大陸發展壯大的圖謀,但實際卻效果甚微。隨著美自陷困境,實力收縮,不得不鼓動慫恿更多親美的西方國家共同“挺臺”,如對臺參加世衛組織大會進行搖旗吶喊等。

 

美國變化手法“以臺遏華”,雖增加了臺海形勢的複雜嚴峻性,加大了對中國大陸發展的挑戰,但是也要看到,美國“挺臺”已越發後繼乏力,其跳得越高,後面只會更加得不償失。從今年美國前所未有出手“挺臺”的效果來看,大多雷聲大雨點小,在助臺“固邦”和挺臺參加世衛大會等方面都遭到挫敗,在臺海的軍事活動也受到中國大陸堅決鬥爭,落得灰頭土臉。從國際疫情發展對國際格局影響看,美國是目前國際上防疫最為失敗的國家,不僅短期內難以控制感染人數,而且長期看疫情對其經濟發展也造成很大困境,對其國際形象和政治影響力産生打擊。

 

而中國積極穩控疫情,率先復工復産,經濟逐步穩定發展,前景也更加光明。台灣經濟發展有賴於中國大陸,其一味討好美國,恐怕只會落得悲慘下場,很可能成為被美犧牲的“棄子”。

 

必須看到,美國“挺臺”從來不是為了台灣的實際利益,更不可能為台灣民眾的福祉著想。其利用台灣遏制中國大陸,只會加大兩岸對立對抗,使得兩岸交流合作受到負面影響,使台灣同胞利益福祉受到損害。

 

如果民進黨當局仍然頑固隨之起舞,甚至站到臺前,實際就是對台灣老百姓的安全、幸福的漠視,是強行將台灣民眾綁架到其對抗大陸的戰車上,得利的絕不會是台灣老百姓,作為罪魁禍首的民進黨當局最終也難逃嚴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