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時興,中國風更需要現代詮釋

【環球網文化報道 記者 張嘉玉】T臺上外國設計師大玩“中國風”早已不新奇,近年來中國服裝品牌頻頻登陸國際秀場、向世界展示“中國設計”則更引人注目,服飾上所承載的東方審美和時尚文化輸出能力亦逐漸引發業內的思考。東西方時尚産業有著怎樣不同的特質?中國設計如何更好地綻放在國際舞臺?這在馬蘭戈尼學院(中國)首席運營官程瑩婷看來,隨著國際舞臺上越來越多中國設計展現著獨特個性和文化氣質,中國設計走向國際也愈加“水到渠成”,但她也提醒“一次性的成功只是‘爆款’”,只有品牌有很好的歷史延續性,細節精緻到位,才能夠真正成為走向世界的“中國品牌”。

 

“國潮”時興,中國風更需要現代詮釋

 

圖源:東方IC

 

中國時尚産業擁有優先國際的産業鏈

 

在很多人心目中,對時尚圈的印像是流光溢彩的時裝秀、是黃金比例的完美身材,甚至帶著一點“高冷”的氣質。在程瑩婷的腦海中,時尚行業有著更為清晰的圖景——時尚圈好像一座“金字塔”,“頂端是奢侈品,中間是輕奢高端品牌,底部是大眾快消品牌,這些不同的品牌滿足著所有不同客戶的需求。整個時尚圈惺惺相惜——時尚大牌從街頭和生活中獲得設計靈感,而大眾品牌更多接受和適應上方品牌,又把潮流擴大化,形成由下而上、又由上至下的彼此影響。”

 

自2010年初赴法深造、進入時尚行業,作為從業者在海外生活十年,讓程瑩婷有機會對國內、國際時尚産業差異擁有更多的觀察。“中國時尚産業最早是由生産型工廠轉型而來,所以我們優先於國際的是生産線、供應鏈。”中國強大而完整的産業鏈、生産線,足以支撐消費者購買到國內外各種類型的品牌,甚至是小眾的獨立品牌。

 

程瑩婷認為,依託于中國完善的産業鏈,中國消費者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消費者之一,她也特別期待,消費者能夠更了解時尚,擁有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去關注、穿戴我們的原創設計,“所有國際時尚大牌的原創設計也是先在自己本土站穩腳跟,才在國際上獲得更多的擁戴。”

 

“國潮”時興,中國風更需要現代詮釋

 

上海2019秋冬時裝周吉承Ji Cheng專場秀,“非遺”彝繡煥發時尚魅力。(圖源:周俊祥/IC photo)

 

中國設計需要現代語言詮釋東方審美

 

“國際時尚産業優先於我們的其實是設計理念。”程瑩婷認為,我們擁有深厚和廣闊的文化內涵,但是設計上還欠缺一些創新的設計思維和方式。“比如我們有像吉承、蔣熙等優秀的服裝設計師校友,他們就特別懂得通過現代設計語言的方法來設計中國元素,創造出非常時尚的産物。”

 

程瑩婷舉例,時裝設計師吉承獨特的“翅膀衛衣”以及2019年“萬物本源”大秀中結合雲南非遺彝秀,用西式裁剪碰撞東方元素,令人耳目一新,而她的設計也從未離開過中國元素。時尚配飾設計師蔣熙從中國文化汲取靈感,葫蘆小包充滿著東方的意趣與靈動。“現代的設計理念詮釋中國文化元素,與時代感、潮流感完美結合,才能打動更多的年輕人和時尚追求者去喜歡和擁戴這些設計。”

 

此外,還有法國愛馬仕集團旗下的中國品牌“上下”,其中國特色的手工藝、完美的細節化呈現,受到許多國外奢侈品購買者的追捧,“這説明海外市場對於兼具現代感與中國傳承的品牌是非常感興趣的。”程瑩婷説道。

 

“國潮”時興,中國風更需要現代詮釋

 

馬蘭戈尼學院(中國)首席運營官程瑩婷。(受訪者供圖)

 

文化自信讓時尚設計煥發中國之美

 

對於全球時尚行業來説,中國已經越來越受到注目。有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消費者的消費額佔全球個人奢侈品消費總額30%以上,而2025年可能趨近50%。“也就是説,奢侈品和時尚業最大的消費者是中國人,國外的市場和品牌對中國文化也越來越感興趣,希望使用消費者的語言、文化去打動他們,這樣的改變同時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國外消費客群去關注中國文化,當然這與我們的國家不斷進步、全球競爭力越來越強是分不開的。”

 

而國人也已經越來越注意到本土的傳統特色、文化之美,清雅絕塵的古典之美,美輪美奐的非遺手藝,異彩紛呈的民族文化……一時間,凝結著中國文化的情結的“國潮”開始受到年輕人的追捧。

 

“‘國潮’流行是很好的起點,大家開始有意識我們有很多自己的特色和元素可以去設計運用,而不是像之前一味覺得國外的品牌和設計更新鮮超前。”很多時尚大牌都在將中國的元素運用在設計中,曾經鮮有中國設計師身影的國際秀場,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中國設計登上巴黎、紐約、倫敦時裝秀的舞臺。“我們真的離走上國際舞臺不遠了,差不多已經水到渠成了。”程瑩婷也指出,時尚大牌都是在幾十年、上百年的歷史沉澱中傳承著品牌經典和文化內涵,中國設計還需要時間的沉澱才能細水長流。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