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廣西模式”

光明日報記者 周仕興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呂妍

 

民族文化原地保護,鄉土人才攝製鄉土文化,文旅和商業“跨界”融合,構建“博物館+”多元發展體系——2003年以來,廣西選擇自然與文化遺産豐富且偏遠的民族村寨作為建設地點,先後建成10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態博物館,並與廣西民族博物館共同構築起交流、合作、共享的“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1+10’工程”聯合體,探索出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廣西模式”。

 

廣西民族博物館館長梁志敏告訴記者:“在10多年的探索性實踐中,廣西民族博物館持續發揮龍頭作用,通過紮實的科學研究為廣西的10個生態博物館建設與運營提供專業性指導,從而提升了廣西生態博物館的專業化、博物館化水準,使其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原地保護文化遺産

 

“吊腳樓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鋼筋水泥的房子。”石磊從小在苗寨裡長大,在他的記憶裏,阿媽們穿著用藍靛染布製作的苗族服飾,與別致的吊腳樓構成了苗寨最美的風景。但這樣的記憶正漸行漸遠。對於傳統村落與現代化進程之間的矛盾,石磊有些無可奈何:“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不能等待,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消失速度令人擔憂。”

 

在此背景下,融水苗族自治縣安太苗族生態博物館于2009年建成開放,石磊成為首任館長。10餘年來,該館不僅每年吸引大批學者前來研究,還讓當地村民意識到要對苗族文化進行保護和傳承。“生態博物館讓村民有機會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向外推廣。”石磊欣慰地説。

 

“民族生態博物館群的建立強調文化的原地保護,強調社區居民參與,這是其和傳統博物館的主要區別。”梁志敏説。

 

桂林市靈川長崗嶺村位於“湘桂古商道”要衝,有眾多明清時期的古跡。靈川長崗嶺商道古村生態博物館自2007年建成以來,便將文物古跡保護作為工作重點,召集專家對博物館保護區內的古建築群保護進行整體規劃和消防設計,從多角度考慮反復論證,徵求當地居民意見,充分了解他們對改善生活條件的訴求,綜合研定出科學合理的古建築群維修和保護方案。

 

“經過政府、專家、社區居民的共同努力,長崗嶺村2012年入選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2013年被確定為廣西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並被確定為全國51個國保生態村之一。”靈川長崗嶺商道古村生態博物館館長蘇惠媛説。

 

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推動社區居民參與生態博物館的各項建設,並最終實現生態博物館社區的自我管理,是生態博物館發展的長期目標。2011年,龍勝各族自治縣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利用當地傳統的“寨老”制度,組建“龍勝龍脊生態博物館管理委員會”,制定了保護自然環境與文化的鄉規民約,成立以寨老組織和鄉規民約為紐帶的管理委員會,不僅宣傳普及了生態博物館理念,也讓社區居民更多地參與到生態博物館的建設和發展中。

 

  多元傳承鄉土文化

 

在“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1+10’工程”發展過程中,各個生態博物館還通過“館校共建”形式,開展“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賀州客家生態博物館主持編纂了《賀州客家勵志故事》《客家小故事》《客家童謠》等民族文化教材,在保護區範圍內的多所小學開設客家文化傳習班,聘請民間文化傳承人授課,深受師生和家長歡迎。

 

“民族文化示範戶”是廣西民族生態博物館建設的內容之一。三江侗族生態博物館館長楊全忠介紹:“建館之初,就在保護區選擇了若干民族特徵鮮明、具有掌握非遺技能的村民家庭作為‘民族文化示範戶’,通過‘博物館+民族文化示範戶+傳承基地’形式,不定期組織居民到示範戶家裏學習,讓更多群眾主動保護和傳承侗族傳統文化。”該館還發揮專業優勢,幫助侗畫文化示範戶建設了農民畫藝術館,以激發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覺。

 

獨弦琴是京族民族藝術的瑰寶。東興京族生態博物館館長蘇海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京族獨弦琴藝術”傳承人,她曾發行過兩張獨弦琴專輯《海韻魅影》和《海市蜃樓》。為了更好地傳承獨弦琴文化,她聯合其他傳承人一起開辦了“京魅獨弦琴歌傳媒培訓中心”,手把手傳授獨弦琴技藝,已招收學生100多名。

 

2011年,廣西民族博物館將“參與式影像”理念融入生態博物館的“文化記憶工程”之中,開啟了旨在培養10個民族生態博物館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文化遺産收集、記錄和整理工作的“鄉村紀錄影像培訓計劃”。其間,廣西民族博物館專家走進10個生態博物館社區開展系列培訓,各生態博物館社區居民拿起手中的攝像工具,參與到社區文化遺産的記錄和整理工作中,共拍攝了150余部民族文化紀錄片,其中30余部分獲各級獎項。

 

南丹裏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工作人員陸朝明是土生土長的“80後”瑤族小夥。2011年,他參加“鄉村紀錄影像培訓計劃”首批培訓後,攝製了《取粘膏》《維修糧倉》《找菌子》《陀螺製作》等一系列民族志紀錄影片。他還和同事及寨子裏的年輕人組成“白褲瑤鄉村影像小組”,創作出《啦唎》《不織繭的金絲蠶》《遠古的啦噻啦恰》等優秀影片。2017年,“白褲瑤鄉村影像小組”申報的《白褲瑤引路歌》史詩項目獲得“中國史詩百部工程”立項,這是該國家課題中首次由村民承擔的子課題。

 

“我們在村裏培訓了一批有志青年,教會他們用影像器材記錄身邊的真實生活和家鄉變化,以當地人的視角去詮釋自己的民族文化。”陸朝明告訴記者,當地攝製者已完成50部關於白褲瑤人文資料紀錄片,初步建立了白褲瑤文化影像資料庫。

 

自2013年起,南丹裏湖白褲瑤生態博物館在白褲瑤傳統節日“年街節”舉辦“白褲瑤鄉村影像展”,將歷年來攝製的白褲瑤民族文化紀錄片帶到生態博物館社區、南丹縣裏湖和八圩兩個瑤族鄉、貴州省荔波縣瑤山鄉等多個白褲瑤村寨放映,有效發揮了“文化記憶工程”的自我教育功能。

 

為檢驗“文化記憶工程”實施成效,2012年,廣西民族博物館創辦了“廣西民族志影展”。經過幾年發展,該影展已由單純的工作成果展發展為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民族文化宣傳展示和交流平臺,探索出文化遺産保護與傳承的新形式、新方法。

 

  文旅融合助鄉村振興

 

“生態博物館不僅是一種保護和傳承地域文化的方法,也是推動地域發展的一種工具。”廣西民族博物館副館長龔世揚説,廣西民族博物館將生態博物館建設融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通過系統指導10個民族生態博物館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技能培訓、文旅融合等工作,有效推動了民族村寨的振興。

 

靖西市舊州鎮風光旖旎,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2005年,靖西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建成,展出當地壯族的歷史淵源、民族服飾、生産工具、民俗節慶和傳統工藝等經濟、文化概貌,增加了生態博物館社區旅遊的文化內涵,引得各地遊客紛至遝來。2019年,該館接待遊客62萬人次。

 

産業發展也是靖西舊州壯族生態博物館的重頭戲。“舊州繡球産業鏈已初具規模,舊州街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繡球,年産量達到50多萬個,銷售收入達1000多萬元。”館長盧山告訴記者,該館每年都會組織多次刺繡培訓,引導居民不斷創新,不斷進步。

 

三江侗族生態博物館保護區推出了“一村一品牌,一寨一特色”文化活動項目,舉辦了“侗族山歌賽”“侗族多耶賽”“蘆笙賽”“講款”“月也”“百家宴”“民族畫展”等文化活動,推動侗鄉旅遊業發展,年接待遊客達18.6萬人次。

 

龍勝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保護區龍脊村位於國家4A級景區。為促進文旅融合發展,該館修建了展示與信息資料中心、民族文化傳習場所等,將梯田稻作、服飾、建築、歌舞、寨老制度等傳統文化完整保存和展示。同時,選定廖家寨和侯家寨的兩座百年老屋作為“民族文化示範戶”,對老屋進行修繕,廣西民族博物館專家負責挖掘百年老屋背後的歷史和文化,並對其戶主進行簡單的接待和講解技巧培訓。

 

“‘民族文化示範戶’屋內的陳列則由戶主根據其對於自己文化的理解進行陳列和講解。通過幫扶,‘民族文化示範戶’已成為遊客必去的景點。”龍勝龍脊壯族生態博物館館長侯文強説,示範戶的建設不僅實現了由文化擁有者自主詮釋和保護自己的傳統文化的目標,還有效帶動了社區文化保護和旅遊産業的發展,使龍脊村從全縣50個“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的貧困村發展成人均收入萬元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