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改“臺醫”?老“台獨”遊錫堃靠嘴吃飯被打臉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20-07-07 10:53:35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眾所週知,島內的一些綠營政客特別擅長“打嘴仗”。為了強刷存在感,這些綠營政客就會時不時發表一些荒謬言論來博眼球。
臺立法機構負責人遊錫堃7月5日在出席活動時公開表示,中醫、中藥傳到台灣應該要“改名”,而改名的原因也讓人哭笑不得,遊錫堃辯稱,中醫傳到韓國叫“韓醫”,傳到日本叫“漢醫”,傳到越南叫“東醫”,但目前只有台灣還稱之為“中醫”,因此中醫應該改名叫“臺醫”或者“漢醫”,中藥應該叫“臺藥”。
首先,遊錫堃此言論犯了事實性錯誤。中醫是相對西醫而言,是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診斷和防治等的一門學科,在國際上早已經一個正式的名稱,使用也很廣泛。“韓醫”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因為韓國人在中醫的基礎上,又創建了新的體系,因此另成一係為“韓醫”;而越南的“東醫”則是在既有的中醫體系下的一個分支,越南還是有中醫之名;日本稱“漢醫”是因為流傳過去的時間較早。遊錫堃在缺乏認知的情況下,就説出這樣的行外話,讓人啼笑皆非,真是無知者無畏。
其次,民進黨當局自上臺以來,加快了“去中國化”步伐。綠營“台獨”政客對“中”字非常敏感,任何與“中國”“中華”等有關的名稱、符號,都被民進黨視為“眼中釘”,欲去之而後快。比如幾個月前,民進黨大搞所謂“口罩外交”時,綠營政客叫囂把“中華航空”改為“台灣航空”,炒作一番後又不了了之。
再者,為什麼這些綠營政客熱衷於口出“狂言”?是因為島內政治舞臺的聚光燈有限,為尋求媒體曝光度,他們只能靠製造“爆點”來嘩眾取寵,其實自己心裏跟明鏡一樣,只是“説説而已”,是典型的“口販子”。殊不知,綠營政客這種所謂的政治套路早已被看穿,“靠嘴”吃飯的好日子過一天少一天。
綠營政客在島內不斷編排此類換湯不換藥的“逢中必反”和“去中國化”戲碼,但無論他們怎麼鬧,怎麼改,也永遠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文/郭大路)
相關新聞
- 2020-07-06“台獨”找外國分裂團夥玩“外交突破”——魚找魚蝦找蝦?
- 2020-07-06臺“立法院院長”對“中醫”打歪主意,有人諷:腦中風是否也變成腦颱風?
- 2020-07-06“中醫”要改名“臺醫” 民進黨太荒唐
- 2020-07-06民進黨當局打壓大陸媒體駐點採訪遭台灣輿論譴責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